IT软件开发经理 hualy
高端访谈评论 0
编者导语: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受访人】 hualy 先生
【受访人职务】IT软件开发经理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软件部分的一个产品开发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编程、软件测试、版本控制的系统工程。换句话说,软件开发就是一系列最终构建出软件产品的活动。软件开发可能包括研究、新的开发工作、修改、复用、重新设计(再工程)、维护,或者任何最终获得软件产品的其他活动。尤其是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初始阶段,其中可能会涉及到许多的部门,包括市场营销、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管理。
“软件开发”一词还可能是指计算机编程,也就是编写和维护源代码的过程。软件一般是通过某种或数种程序设计语言、在特定的计算机平台上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访谈内容
职业的力量:首先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下您是如何从事了现在这个职业的?
hualy:1、爱好兴趣;
2、因为爱好所以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
3、在学校时候跟着老师做项目,得到了一些经验,毕业后就顺其自然的从事了这个职业。
职业的力量: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哪些?
hualy:1、梳理需求
2、制定计划
3、分派任务
4、技术攻坚
5、参与开发
职业的力量:做一名IT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条件?
hualy:需求前瞻的能力。需求多变,能够在梳理需求阶段预料到该需求的变化和实施中的合理性。站在软件使用者的角度使软件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友好易用。
技术敏感型。尽管在软件开发中业务第一位,技术为业务服务,但是技术多变,对于某些功能的实现经常会有新的更加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以需要对技术敏感,经常关注相关网站或论坛,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心态。
学习能力。面对一个新技术应该能够迅速掌握其使用方法,然后跟自己所掌握的相似技术做比对,认识其优劣长短和使用场所,在掌握了使用方法之后了解其原理,扩展自己视野,使自己在考虑问题是可以借鉴新技术的思想,举一反三,更好的处理问题。
团队合作。开发过程中经常用需要和别人一起解决一个问题,这就需要自己有很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职业的力量:做IT行业,对您本人带来了哪些变化?您收获最多的是什么?
hualy:软件开发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过程,客观上曾强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软件开发更多的是逻辑的处理,工作容易让人钻牛角尖,变通能力降级,情商下降。俗称“木头”。
对健康有影响。。。
收获最多的就是满足感和成就感,看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得到别人的认可时,很开心。
职业的力量:您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hualy:以前是技术牛人,架构师。现在更想参与技术层面的管理,独立带队,全局掌控项目。
职业的力量:您怎么看我们国家IT市场的现状?和欧美国家相比有什么差别?
hualy:处于发展阶段,从业人员多而不精,软件企业目光短浅,只在乎迅速得到回报,所以总是把国外一些成熟的技术搬来使用,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变成了组装民工。版权保护意识不重(缺少相关制度法律),自己的创新轻易就被别人掠去,致使创新积极性严重受损。
之前说的国内的不足都是欧美比较重视的,也是我们需要注意改进和学习的。
职业的力量:有舆论和专家鼓励年轻人就应该创业,也有反对声,您个人怎么看?
hualy:IT业经验很重要,不提倡年轻人创业,最好在自己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之后创业会好点
职业的力量:您对那些想从事IT行业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hualy:慎重选择,这个行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需要有不断的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如果这些你都能接受,同时对他有兴趣,你可以一试。另外现在的it业简直成了高危行业了,多少it人英年早逝,对其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职业的力量:您对当下的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怎么看?
hualy:中国正处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转变的阶段,it行业的就业形式还算不错。但是企业招不到人,个人找不到工作,双方都抱怨。其实在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之后,这里这个行业有你飞翔的天空的。
IT行业分析
IT行业分类是很细的,很多朋友并不十分清楚,很多朋友非常想进入这个行业,但有时觉得不知道如何开始,这里我抛个砖头,供大家批评,讨论,相互有所长进。
IT行业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1.网络
2.软件
3.集成电路
如果您希望进入IT行业,那么您先要确定进入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
三个方面的就业方向:
1.集成电路方向,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需要求职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很能通过培训来补充,需要很好的类似于大学教育的培养;这类人才就业面很窄,但如果就业了,其薪水很高(当然要看企业的情况)
2.软件方向,这个方面比集成电路设计在专业上相对宽一些,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也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常规的培训可以使一个没有软件基础的人成为一个软件蓝领,但要成为软件设计人员,还是需要相当的工作与学习时间;这类人才大多就业于软件企业;
3.网络方向,这个方面涉及的面就比前两者宽得多,通过培训可能从一个对网络技术不了解的人逐步成为网络的工程师,因为网络技术是一种更偏向于操作的技术。在就业面也宽得多,因为信息化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政府、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都需要在网络方面寻找合适的人才进行其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
因此,从就业面来看, 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
现在社会、学校、企业都兴起了一股软件工程师培养热,这是一种误导,的确我们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但现在的培训还只是一种软件编写的人员培训,以后这种培训出来的学员是否真正能成为软件开发的主导力量,这还是一个疑问,我们的软件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位置留给这些软件CODING人员?
而不同的是,网络工程师却是各行各业所需要的。
什么是网络工程师,我们可以从企业信息化的岗位体系中作一些了解。企业(或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以下四种人:
1.企业信息化主管: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与方案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方向研究;
2.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包括设备、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
3.运行维护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基本的开发;
4.操作应用人员:主要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本职工作。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的过程来看,一个企业会把建设过程以外包方式交给专业的IT公司来完成,于是一般一个企业不会有IT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 IT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集中于专业的IT公司;而当信息化系统建成后,企业一般会有一个人,或一个组来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这部份人是企业必配的,而且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会招聘一个对网络设备、网络系统、数据库、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以及基本网络开发都有所了解的人来负责其信息化系统,这类人一般叫网管。这类人的知识是水平性的,多方面的,但不是特别专业的。如果当企业真正遇到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一般会让这个网管带着问题咨询专业的IT 公司。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工程师的就业面会远大于其它两类工程师。
那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称呼为网络工程师的认证培训或培训认证,我们如何来选择呢,我们可以网络技术的系统来分析与了解:
1.网络设备技术,这主要涉及网络的硬件建设,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组局网、广网,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CISCO、NORTEL;
2.网络操作系统,这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这方向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2000、UNIX、LINUX等;
3.网络数据库,这主要涉及应用于网络的数据库,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SQL和ORACLE等;
4.网络安全,大家不应把网络安全片面的想成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其实安全问题在网络的各方面都存在,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出现比较好、比较全面的认证;
5.网络管理,这涉及一个局网、广网的综合管理、优化、计费等等,也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证;
6.网络应用开发,企业的网站的基本开发、互动性开发,技术有HTML、ASP、JSP、JAVA等等。
这六个方面都是企业信息化必备的因素,所以大家如果要补充自己的知识,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去补充,自己还要作一个定位,是成为一个全面性的人员,还是专业性的人员。不过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那么再在工作中选择一个方向,会更加厉害。
总之,大家应分步确定自己的方向,然后努力在多方向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