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驾驭”你--我的极品实习生

默阳2014-07-15 04:40:15 0 4125 1
  暑期到了,办公室里总是不断有新面孔在晃啊晃的,不用问,自然是趁着暑假来积累经验的实习生了。一晃两个月,新面孔中,总有一些得偿所愿,成了正式入坐对面那个格子的熟面孔;也有一些,却是办公室里的一个过客,来去都不留下一阵风;不过最惨的,还是那些离开好久了却仍让人印象“深刻”的:“奇葩终于走了,不然真的要分分钟暴走!”


 

  其实,倒不是因为实习生资历浅被嫌弃,而是某些实习生的奇葩行为,实在让前辈们叫苦不迭。甚至整出了一份《实习生必懂的40条基本规矩》。

  狮子大开口型 要求月薪三千起步

  “现在的实习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眼高手低。都是上班几天走人,刚做销售或者助理一开口就是三千至五千元,还要求包住。”日前,微博上一则热门话题#现在的实习生怎么了#,帖子一发出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大吐槽。

  刘茜(化名)在杭州某会计事务所做人力资源工作,说到不懂事的实习生,她表示深有同感。每年的暑期,是刘茜最头疼的时候。前不久,刘茜就拒绝了一个传媒专业的来申请做媒体策划的实习生。“小姑娘一说薪水3000元一个月,立马脸就拉了下来。出门还隐约听到她跟同学说,‘哼,才3000块就想把我给打发了。’”刘茜无奈地表示,自己刚毕业到报社实习的时候,别说工资,每个月还得交给师傅500元学费呢。

  打酱油型 来去无踪影

  在网上热传的《实习生必懂的40条基本规矩》中,第一条这样写道,不论你住得多么远,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如果是统一班车,也应提前5分钟赶到候车点。上班不迟到,少请假。

  “别说按时上下班了,我的实习生能跟我请假都难得。”在广告公司做销售的徐超苦笑道。徐超的实习生刚来的前三天非常积极,每天早早地到单位。“后来就越来越晚,来了也不跟我打招呼,下班也不说一声。”更奇葩的是,有一个实习生连续三天都没来单位,电话也不接。“第四天来的时候跟我说自己手机坏了,我当场打了一下,铃声立马响了。”徐超回忆起自己当实习生的时候,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帮老师收拾好桌子,打扫完卫生,下班也是等大家都走了才回家。“实习是来为将来工作做准备的。如果不是真心想学东西,何必浪费大家的时间呢?”

  领导型 万事TA说了算

  不过,相比要求高和不守规矩的实习生而言,最让职场老人们头痛的,可能就是明明没有能力,还自以为是的小朋友了。张嘉瑞是滨江一家IT公司的职员,“领导让我带个实习生,结果人家来了一个星期就把全部门都得罪光了。”让张嘉瑞头疼不已。“你让他干点啥,他满眼看不上,说起话来没大没小,一副不屑的样子,觉得这点事凭什么劳我大驾?可真交给他,他又干不来,磨蹭三五天,交上来的工作能活活把人鼻子气歪了,自己还得重干一遍。”

  ●专家观点

  实习生到底该怎么定位?明日控股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余群建觉得,实习是为以后的入职做铺垫,可能你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你真正适合的,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合适。如若不合适便及时与有见识、有见解的前辈沟通,他们或许可以给你指引新的从业方向。

  象牙塔的大学生活和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无论在校期间多么辉煌,那都过去了。职场是一个你新接触的领域,在这里,你是一个新手,因此,无论看似多么简单的事情,也一定要以“谦虚”、“认真”的心态去接触一番。所以,“拥有谦卑的心态”是实习生守则第一条。

  所以“先做人,再做事”这一职场定论,同样适用于实习生。不但要跟学前辈学习怎么做,你更要在这个人身上发现他为人处世的本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看人家是如何与同事沟通、与部门协调、与领导搞好关系的。

  如果实习一味带有强烈的动机,直奔职场中展露锋芒、力压群雄的主题,那结局往往只有被职场中的老手吐槽。(青年时报)

Ta的文章

职位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