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6月,我从一所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一个就业很有难度的专业。那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很困难了,班上有差不多一半同学去考研了,剩下不少专注于考公务员,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专心找工作。像我们这种专业,虽然学了很多门学科,号称“万精油”,但没有任何一技之长,找工作也就只能往销售、培训生、行政助理、人力等岗位去,而行业就更加不用想了,只要有岗位就去了,哪还有什么可挑的。记得当时班上男生主要都去做销售了,有卖电视的,有卖奶粉的,有卖空调的。在当时看来,只要有一份工作,工资上还过得去就行了,根本没什么可选择的。当时大家找工作,基本就是看工资。
我由于一早就打定主意找工作,所以准备的还算充分,积极参加一些校园招聘会,在大四第一学期,我记得是11月份就顺利找好工作,安安心心等着毕业。当时找了一份IT企业做销售,工资是3000加600元补助,当时这工作已经是班上最好的了,我觉得还算满意,毕竟还只是试用期就有这么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签订完三方协议后,用人单位组织了体检,我却因为体检未过而解约了。具体是心电图有早搏因此未通过,说是销售岗位经常日夜颠倒,加班常有,怕我心脏不好,不小心一命呜呼了。
大四第二学期开始后,我又开始找工作了,依然没什么目标,只要工资给的可以就去,后来被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录取了,试用期3000,工作岗位叫做商业管理,看起来跟自己专业还沾点边,其实完全不那么回事。
为了这份3000元工资的工作,我进入了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做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工作内容,大学所学在真正工作中完全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一开始完全是打杂,在办公室面对电脑无所事事,持续2个月后终于安排工作了,所谓商业管理,就是招商和运营而已,我被安排做运营。运营说白了就是对公司租出去的商铺进行管理,主要工作就是收租,商户每月的租金回收情况是我们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波澜不惊,毫无生气,唯一盼头就是每月发工资那会,头三个月每月到手2千多元,试用期结束涨了一次,大约半年后又涨了一次,税前已经4500了,毕业还不到一年。
工资的增长并没有让我觉得踏实,因为工作内容实在太无聊和平淡,于是我决定离职。离职后又回到原来那个IT企业,这回体检过关了,从此进入IT行业做起销售至今已经6年。在进入IT行业后,工资早已超过原来毕业那年水平,可自己回想起来,有不少需要思考的地方。
其一,中国教育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大学教育似乎与社会脱节一般,毕业的学生们除了部分特殊专业外几乎都从事着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对于很多上大学希望将来有好出路的学生情何以堪。
其二,大学生找工作盲目无方向,就如自己当年一般,只看工资,不看行业发展、职业规划,结果是浪费一年时间,对后来的工作几乎毫无帮助。
然而现实如此,我们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奉劝大学生一句,定好目标,规划好发展,不看重一时的得失才重要。我自己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一直随波逐流,缺乏职业规划,毕业这么多年都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想起当时和我一起加入房地产公司的哥们,负责招商工作的,坚持到现在也已经是部门经理了,发展不错。所以,找好方向后,坚持也很重要。
一通胡言乱语,希望不要贻笑大方。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和行业目标,加以坚持好好干 ,会发展的不错的、
对于屌丝的我来说,肯定是先找工作,再求发展,可能有些人不理解,在一个月没找到工作的时候家里人就天天打电话,担心。
主要还是刚刚出学校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
职业规划很重要啊
我的目标就是有一个直接温馨的家,我也一直在努力着,加油!
定好目标,规划好发展,将自己的位置定位好,多多充实自己。
把事情做好,把工作做好,找个时间,出去旅游,这是现在有目标。
一直都没有更换工作,想着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必须要把他做好。。
目前大学生最缺的就是职业规划了吧,正如楼主所说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到底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有时候还是要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应届生都会讨论选择重要还是坚持重要,其实两者并不冲突,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找好方向后,坚持也很重要。这篇文章写得太现实了,写出了现在找工作的人的情况,大学确实与社会脱节了,因此很多刚毕业出来的都会把大学骂一通。其实骂它也没用,因为一切还看自己,有规划的做事,就不会走太多弯路。
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好多人都会有作者这样的经历,有的人是无奈,有的人是在迷途中走错了方向完全不自知。
楼主浪费了一年的时间我是楼主的二倍啊,最近看了这些大V们分享的工作经历,才开始反思我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感觉自己浪费虚度了很多时光,现在想奋起直追,但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不知道会不会为时已晚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先找工作,再定位发展。不知有多少都记着一句话“先生存,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