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喝塑料汤了吗?

五岳散人2014-07-19 10:44:49 3 3602 0

    从台湾到大陆,割不断的两岸情,分不开的同胞亲。串联在海峡两岸之间的不是炎黄血脉,竟是“塑料汤”?!!

    2014年5月,台湾卫生部门发现,岛最大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非法添加可致癌的塑化剂DEHP。随后,另一家起云剂供应商宾汉香料化学公司也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种塑化剂DINP。其后,塑化剂事件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演变成一次席卷全台、波及甚广的塑化剂风波,并对台湾食品业以及出口产生冲击。
    现如今,这股塑料引起的食品风波波及到大陆,由大陆渗透到各大洲。

 

塑化剂风波也严重打击台湾消费者信心。28日,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公布了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55%的民众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人类每年向自然界输送数以亿吨计的塑料垃圾。科学家认为,这些塑料将深刻地改变乃至毒害地球的环境,向海水里持续释放DDT、多氯联苯等有害化学物质

 

“塑料汤”

1997年8月的一天,“阿尔圭特号”海洋学研究船航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上,船长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注意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看到海面上有一些漂浮物,很可能是塑料制品

在随后的七天时间里,不论他什么时候来到舰桥,都无一例外地在几分钟之内看到海面上漂着塑料品。“我们……离陆地有一千英里,你会认为这种地方比月球还不容易受到污染。”摩尔在回忆此事的《塑料洋》(Plastic Ocean)一书中写道。根据当时的航速以及看到塑料垃圾的持续时间,摩尔估计出这些垃圾分布在直径1600公里的洋面上。

摩尔也许并不是第一个在太平洋上看到塑料垃圾的人,但他首先将这件事告诉了媒体。媒体把摩尔发现的这一片漂浮着塑料的海域称为“太平洋垃圾带”,而摩尔认为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塑料汤”。

自摩尔发现“塑料汤”之后,科学家已经对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及其对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开展了许多研究,其中许多发现令人惊诧。

在2014年7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海洋学家们对塑料污染表示了最新的担忧。当年摩尔在舰桥上看到的是大块的塑料制品,而现在科学家们越来越对不容易看到的“微塑料”感到担心。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碎片。

“微塑料之所以会带来环境上的忧虑,是因为它们的尺寸让它们可以进入很多生物的体内,小至浮游生物,并带来潜在的身体或毒理伤害。”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学家理查德·汤姆森(Richard Thompson)与同事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海洋动物在进食了微塑料之后,工业生产中加入塑料的化学添加剂可能会被释放到这些动物的消化道内。研究者认为,虽然这样的事情可能在一开始程度很小,但是有可能存在“生物放大”现象,即有害的化学物质在食物链上不断聚积,浓度升高。

在早先的研究中,科学家已经发现,塑料让世界范围内的海水持续积累DDT、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浓度的增加呈现数量级的变化。尽管海洋生物摄入它们会受到何种影响尚缺乏研究,但实验室中的证据已经表明海洋动物的确会摄入这些物质。

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目前并不清晰,因为它们有复杂的流动机制,加上塑料制品破碎的速率也不清楚。

不但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已经在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家还猜测,像饮料罐这样的塑料制品进水后沉在海底,也可能会改变海底的生态。

“塑料地球”

“人类世”是地质学上一个非正式的说法,通常指18世纪至今这段人类与地球的生物物理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时期。考虑到地球上普遍存在的不可降解塑料,科科伦和摩尔认为塑料有很大的可能性被保存到地层当中,成为“人类世”的一个标志。而且,如果塑料形成了“塑料岩球”,它们的密度变大了,可以沉入海底,那么就更增加了被保存下来的可能性。

根据美国《科学》杂志的报道,科学家们对于塑料能够在自然界保存多久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地质学家并不认为塑料能够形成化石记录。但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特性,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也许地层中会存在一个压扁了的塑料瓶的“化石”。

 

 

 

Ta的文章

职位推荐

   分享到:

他们都在说(共 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