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淘宝反腐中“下马”的聚划算高管阎利珉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不止是阿里巴巴,拉手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也相继被曝出腐败丑闻。而腐败问题已由行业粗放式发展那几年酿下的“恶果"转变为了当今的“毒瘤”。
阿里自掀老底:阎利珉受贿53万被判7年
2012年6月,淘宝内部掀起反腐运动,并当即成立了廉政部门,采用“零容忍”制度,清扫内部腐败分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阎利珉突然遭到“免职”。随后,阿里巴巴公开表示,阎利珉在工作中存在重大管理失职行为。同年7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声明称,阎利珉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杭州警方刑事拘留。
判决书显示,阎利珉在聚划算工作期间,先后于2011年4月17日、10月27日两次收受杭州点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万某,以感谢其关照为由购买的两辆轿车,总计价值53.8万余元。判决书显示,阎利珉罪名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违法所得继续予以追缴。
另外,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还公布了其他与此牵连的前聚划算员工判决:前聚划算员工柴森、孔北闯、白震等涉案人员获刑一年至五年不等。
“阎利珉事件”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阿里集团内部各种“潜规则”,其管理上“资源配置倒挂”、小二腐败横行等问题和矛盾彻底曝露在公众视野。
“毒瘤”频现:小采购年赚40-50万很轻松
然而在电商行业,腐败事件并非是一两家企业的偶发事件,它早已上升为众多电商大佬最为头疼的内部管理问题之一。
去年底,京东商城曝出一采购经理从供应商处高价采购赠品谋取不当经济利益,涉案金额数百万元,被公安机关刑拘。今年初,拉手网内部通告两起违纪事件,一是处罚上海采购杜永海,指其向商家索贿,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二是公司惠州销售总监李裕达等私自成立公司,并运用该公司代理其他旅游公司与拉手签约。近期,当当网大型仓储部拣货主管因将库房内的16包图书私自运出变卖而遭检察院的公诉。
电商观察员鲁振旺就表示,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内部处理的腐败案件远不止这些,而金额也不止几十万这么少。团购网站作为O2O电商的一种模式,拉手投资人朱啸虎举例称,“团购的灰色利益链每个月都会‘截留’大概1%2%的利润,团购行业每月的交易额大约为20亿美元,这意味着每个月将会有2000万元至4000万元的利润被灰色利益链‘截留’,会行业每年大概会有3到4亿元的利润损失。”甚至有团购从业人员称,“很多团购企业的城市经理,根本不靠工资,挣钱就是靠的这种方式。”更何况是发展的更为久远的传统电商市场呢?
酒仙网CEO郝鸿峰甚至称,很多企业大笔烧钱的背后却是企业亏得越多,个人赚得越多。《商界评论》杂志就曾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一些电商网站的采购部门日子过得最为滋润,供应商经常求着采购上单子,一些采购都是自己注册公司和公司做生意以获取中间利润,一个普通采购人员甚至一年赚取40-50万很轻而易举。
独立观察员狄铁城就曾在媒体上披露称,“某大型电商平台的一位资深采购曾向某奶粉品牌供应商索取“结款额5%”的高回报。通常,普通品牌的奶粉上了电商平台一年的销售在1亿左右,结款额达到六七千万,5%的回报率也就是300万。而这与一个普通采购人员1万元左右月薪相比,差距明显。”他补充道,“一笔受贿金额超过采购员月薪是很普遍的。”
刘强东:贪10万,我花一千万也要把你查出来!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曾放言:“如果怀疑你贪了10万,就算花1000万取证我也要查出来!”然而,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法律专家游云庭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部腐败问题现阶段很难得到根治,公司要从完善制度方面去寻求解决。
去年,就在阿里反腐风暴开始之际,《IT时代周刊》一篇名为《淘宝腐败黑幕调查》的报道,再度刺痛阿里的神经。文章将“淘宝小二”腐败属个别行为予以反驳,称干淘宝就没有干净的小二。甚至指出,“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文中还引述卖家的话称,“只要出得起钱,就能做淘宝”,意在说明淘小二手中握着商家的“生杀大权”。尽管阿里反驳称,该文将个别事件无限放大到群体行为,但淘宝的腐败事件却引发了众人对其关注。
对此,鲁振旺认为,电商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不少风投进入,而在烧钱扩张下,由于缺乏监管,很容易滋生腐败。安永纠纷协调与审查服务部门大中华区主管约翰·奥尔巴赫也曾表示,贿赂或者腐败不仅是中国的事,电商算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全球也很常见。他们预估感悟腐败的数字可达到一家企业公司总收入的7%。但腐败背后,却让淘宝卖家对“创业者的天堂”满腹绝望。出得起钱的商家,商品质量问题、各种促销活动等等都能迅速摆平,而拿不出钱的,则要面临“过完今天盼不到明天”的悲剧。
在反腐风暴后,阿里巴巴实行高管轮岗制度,定期在公司内部进行管理人员的轮换,预防权利过度集中等弊病。随后也受到包括京东商城在内的多家电商企业效仿。然而,分析人士却认为“高管轮换制”并非是用于所有公司。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史光起认为,无论从人力资源与管理成本及效益的角度讲,“没什么好处,也没什么必要,甚至有副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所谓“轮岗”,“变相降职”的意味更浓。
电商反腐尽管是必要的,同时也是艰巨的。有些电商不以长期经营为目标,而是冲量圈钱上市。长期以往电商企业想没问题都难。有分析称,对于这种破坏规则的治理,需要企业在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的同时引入国家司法,以内外兼治的方式共同构建预防与治理电商企业内部腐败的体系。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曾放言:“如果怀疑你贪了10万,就算花1000万取证我也要查出来!”然而,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法律专家游云庭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部腐败问题现阶段很难得到根治,公司要从完善制度方面去寻求解决。
决心是有了,可是清腐的道路是艰难的,不过还是支持这些内心存着正义的人。
电商工资并不高,这点的确,而且他们挺辛苦的,就像个小老板,但是却没有什么客源。
坚守底线,远离腐败。
需要行业规范才能让这个行业更好!
这个还是和制度有很大关系,电商圈子就是一个小社会
电商竞争,是让人很无奈的,而里面多少会有人不喜欢这种环境,选择“单独发展”
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走在经济社会,有私欲怎能遏制腐败,除非,职业道德永远驾驭于私欲之上
职业道德在金钱面前如何坚守?看来腐败是个广义范围的问题了
现在我国的行业都从实体转向网络了,其实挺不错的,但是网络会有攻击,让人很难赚到钱啊
现在那个行业不腐败,只是看你有没有被抓到而已,而且现在生活那么困难,总会有人接受不了而选择赚头脑钱啦
互联网精神之一,消除权力寻租且零容忍
这么惨烈。不过互联网应该还是很懂自律的,相较其他行业
说白了,服务业就是这样,靠体力赚钱,成本最近,但是利润也不高
这是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与行业无关
职场受贿行贿已成明规则,该规则无人教授,却无师自通!被抓的接受审判,没被抓的幸灾乐祸以及提高受收技能!王石讲不行贿,刘强东讲用1000万追查受贿10万!
不是面临腐败,而是腐败一直都在,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在中国,那些出了事才会站出来发表声明的有关部门向来靠不住,诚心经营全靠道德,制度和法律是靠不住的,因为总有漏洞。
多少人能经的起利益的诱惑呢,还是制度建设靠谱些
互联网行业不能像中国官场一样,那样的话中国互联网没有希望
互联网把生意放大的同时,也把人性给顺便扭曲了,好多传统人穷怕了,看到大把银子亮闪闪,心里那个痒啊,憋得腮帮子通红,
心想:干一票走人,从此退出江湖鸟!结果,结果就被结果了!智商高的跑的快,屁股擦的干净,念在态度还不错,就被放掉了
电商业这般高速发展,必然要经历这样的事。从业者职业道德问题也反射出行业的弊端。
电商多少人做,不想想,能不腐败么?电商也很辛苦的
网络上千万种商城,比比皆是,想要突出重围很难,而做出龙头的企业其实里面员工的工资并不高
像淘宝店哪些,很多都是成"僵尸店"了,哪里还受得了
电商一开始就没那么好做的,工资不可能高的,只有想办法赚钱的
现在电商行业急需整合。
现在我国这行都在慢慢改革,其实电商应该朝着外快来走的,正规的服务反而赚不到钱,因为利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