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造就成长

张洋洋2013-06-30 17:15:26 16 3707 0

  承蒙一览英才网邹小姐的邀请,让我写一篇有关于找第一份工作的事情,不胜惶恐;特别是在读到诚意信上那句“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时,不由的脸红了:在各界专家和权威面前,我的这点点资历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今年毕业的学生着实不容易:在2009年就业困难的忐忑中步入象牙塔,出来时发现今年的就业行情,比2009年尤甚。找到工作的自然会庆幸,尚未找到的,免不了要骂娘了,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头想想自己之前的经历,庆幸自己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
  大四是一个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大学生在临近毕业前,都会面临三个选择:考研(含出国深造)、找工作、考公务员。那时候我的首选是考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来自穷地方的农村孩子,而女友是富裕地方的城里独生女,公务员的光鲜地位才会让我有机会与女友长久的在一起,很现实的事情。
  没多久,带着国考失利的迷茫和即将分手的惶恐,我选择了找工作,当时已经过了求职的黄金期,但幸运的是没几天就收到了面试邀请,于是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前往女友家庭所在的城市面试,30几个小时的车程,在咣咣的火车声中,我几乎滴食未进,纠结于感情和未来,当火车从白雪皑皑的东北渐渐驶入春意盎然的江南大地时,心情才有所好转。
  至今还记得那第一次面试的情景:气派的写字楼里,我拘谨不安地坐着,迎接着几个人的窃窃私语,一个中年女人把一个年轻姑娘叫到里面的会议室里不知道在说什么,然后中年女人很有礼貌的对我说老板不在,下次再通知我。抱着一丝希望离开了那间办公室,在出门的一瞬间,分明听到了那个中年女人的话:小惠(估计是通知我来面试的那个女的)要死了,怎么给人家东北的打电话;也不看清楚点,老板要招秘书,怎么给男的打电话?
  之后我就来到了苏州找工作。选择苏州,理由也很简单:苏州经济发达,企业多,就业机会也多;而且长三角地区也是较早能接触外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地方,距离家里也近。对于我一个应届生来说,既然选择了工作,那么我就得综合自身性格、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来分析哪类工作是真正适合我的。我是一个谨慎求稳的人,平时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且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那么适合我的,还是与专业相关的人资工作。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民营企业,之所以选择它,除了是因为是人资工作,还受到了面试我的人资主管的蛊惑: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把我们集团的人事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很快就发现这家公司对我的成长是毫无帮助的:家族企业,管理混乱,派系林立,不适合我这种刚出校门的学生,于是选择离职。
  但很快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任何书面协议或实物证明,我的薪资无法讨要,这说明我的专业知识实在是欠缺。于是我购买了一些劳动法规方面的书籍,重新拿起大学的专业课本进行恶补。
  找工作的过程总是辛苦又快乐的:白天奔走在各大人才市场,递出一张又一张简历。下午在充满异味的求职公寓里,一边复习专业知识,一边满心期待手机的来电。依然还记得盘缠用尽,躺在床上三天只吃一顿炒面的情景。
  而今,我已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了近三年。工作之余,我坚持通过专业论坛、专业书籍自学、职业资格培训的方式来不断地充实自己。一直以来,在面试中遇到那些迷茫的求职者,我都会站在一个人资的立场,去给他/她一些我认为合理的建议:从言谈举止,到职涯规划。因为我也是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走过来的,我相信事在人为,我也相信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今年是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不少应届生朋友都还是在求职的过程中。我的经历实在是惨目忍睹,姑且就当反面教材,让诸位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吧。
  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事情,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不正,就容易走弯路。不管现在的风雨是多么的狂烈,要知道经历过风雨的彩虹才是最绚烂的。
  最后以一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为结尾,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你不要悲伤,不要生气!
   熬过这忧伤的一天:
   请相信,欢乐之日即将来临。
   心儿生活在未来;
   现实却显得苍白:
   一切皆短暂,都将过去;
   而过去的一切都将可爱。

职位推荐

   分享到:

他们都在说(共 1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