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职场人的3份工作:了解越深越能理解

oceana鱼2014-02-24 14:06:00 0 2012 1

新京报讯 节后,随着招聘求职市场的日益火爆以及跳槽高峰期的到来,作为如今职场主力军的90后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人将矛头指向90后,“要求高”、“不能吃苦”、“不负责任”、“爱闪辞”成为了他们对90后的直接印象。

而面对这些问题,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们率先开始了反思。“90后进入职场已经是第三年了,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不少HR认为,尽管90后员工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更多的问题在于企业管理。“90后是在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改变他们适应职场,而应该调整自己的用人方法和管理思维,来理解、适应他们。”

一位90后职场人的3份工作

我叫朱文诚,1991年生人,是北京某高校中文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算是个“闪辞族”。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网站做编辑,开始以为能做很多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策划专题等等。工作了一个月之后才发现自己要做的工作都比较枯燥乏味,很多时候都是复制粘贴,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入职一个月之后我就果断辞职了。

一周之后我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在一家商场的市场部做策划,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比较有挑战性,自己也很感兴趣。但工作了两个多月,我与同部门另一个组的同事产生了比较大的争执,两个组的人也因此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我觉得在这种氛围下工作很没意思。虽然这份工作的薪水很高,我也毅然辞职了。

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我的第三份工作,在一家业内还不错的咨询公司做咨询顾问,这份工作对我同样很有挑战性,每天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也时常要加班,但我觉得这份工作挺适合我的,我与同事们相处得也很愉快,从入职到现在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不出意外我准备长期做下去。

了解越深越能理解90后

去年做招聘时,我面试了一个91年的大学生,他各方面都不错,到最后我问他,你在业余时候有什么特长?他很干脆地回答,头发特长。我当时很不高兴,就说我是指你有什么兴趣爱好,然后他说喜欢音乐、运动等等。

其实,我在六七年前刚接触上大学的90后时,对他们的印象也不佳,觉得他们穿着奇装异服,行为习惯比较古怪。但后来接触多了,就觉得他们很新鲜,很想去靠近。随着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就渐渐理解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再遇到面试中那种场景,也不会觉得奇怪了,这就是他们的表达方式,真实、直接。

90后的工作效率其实很高,其他人需要做6个小时的工作,他们可能4个小时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的生活。

不过,职场新人职业稳定性肯定不如老手,他们的职业界定往往并不清晰,需要不断尝试。而90后也有足够的条件和基础去这样做,他们不会为三斗米而委屈自己,更倾向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看重实现自我价值。

不能用传统思维管理互联网思维

●王奇珍,浙江海贝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90后频繁跳槽、闪辞、裸辞等等,从另一方面看,恰恰表明他们愿意自己承担,比较果敢,比较干脆,不去过多追究现实利益。他们这一代人的物质基础一般还行,不会为补偿金去委屈自己,敢于直接选择,直接承担责任。

虽然很多人对初入职场的90后颇有微词,但我觉得出现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企业,用传统思维管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90后员工,当然会出问题。

对企业来说,要真正将人力资源体系做起来,提前做好员工关系的梳理与沟通工作,将每个员工的动态掌握好;做好人才储备,将工作尽量体系化、标准化、程序化,这样员工即使离开,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Ta的文章

职位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