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大数据专业?
大数据定义,业界比较认同的是4V说法,但数据量在快速增长,并无严格区分大数据小数据的定量界限。很明显大数据这词本身噱头大于实际。国外开设类似课程的高校,课程名还是传统的IT,数据库,统计,计算机科学,商业分析或数据科学。堂而皇之叫自己学位是大数据的还真没见着(可能本人孤陋寡闻,也可能是语言差异)。另据Linkedin2016年数据,美国数据科学家从业者,约四成博士学历,超过四成硕士学历,其余为本科学历。数据科学高学历扎堆,原因我认为一方面确实要求有很强的研学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数据科学需要足够经验。博士在读时基本就是在工作,数据是真实的,要解决的问题是真实的,学习过程,是遇到难题解决难题,一切以应用为目的。本科开大数据课程,除了IT和数据库,其他怎么教?难道都用气温臭氧数据?上课教这个可能本身就有问题,忘的要比记的快。另外大数据行业有很多分支,programming和machinelearning方向可以教些算法。datamining和商业智能恐怕要更依赖业务知识。就像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名校的MBA课程不会收你。想极端点,数据驱动的企业,这些MBA们需要听你这位数据科学家讲故事,然后制订修改流程,如果你没有一点业务经验的话,即使你的发现确实很有突破性,决策者敢用么?综上,高校开“大数据”专业,概念大于实际。想从业,不如从成熟的IT、计算机科学课程学位开头。
很多地方二本、三本院校已经开展大数据专业,并逐渐开始招生。另一位仁兄也说了,申报大数据专业很容易,所以一些所谓三本或者其他不入流学校可以打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招牌招生。根据我所了解,一个学校开办一个专业需要详尽课程体系,向教育厅申报,教育厅也会对学校师资、教学环境等进行评估,所以一个学校想开什么专业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于国内目前开设大数据专业的高校,其实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高校自主开设,这类高校一般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对一些前沿技术领域有很深刻的研究。并且能够融合国外高校的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专业建设。这类专业或者研究方向,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方面,在传统的数学、统计学,现今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方面有一定建树的高校是非常适合报考学习的。另一种是校企联合开设,这类高校一般集中在二本、三本院校。这类高校一般师资比较紧张,并且在前沿科技方面的科研能力有限,但是不甘平庸,希望能抓住机会在某一方面有所斩获。所以与企业联合去开展大数据相关专业成为一条可行的出路,这种共建专业一般是由高校负责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企业负责专业技术及实践方面的教学。综合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有利有弊,但是总体来看一定会是利大于弊,这点是一个比较大且有争议的话题在此不必多说。这种专业一般培养出来的是应用型人才,相比传统专业,在大数据就业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其实整体上看,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都体现了我国高校在教育创新方面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勇于尝试,所以是值得推崇的。我也认为所谓教育改革或者教育突破离不开这样的尝试。
市场需求驱动,之前只是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关的研究课题,自从16年国家发布一系列的大数据政策之后,很多高校从本科阶段,甚至是很多高职,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专业。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市场的需求在驱动。
慎学新开专业(不是一棍子打死,需要了解斟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不少学校尤其是三本大专喜欢跟风开设高大上高精尖专业,什么游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毕竟本身实力不咋地又想吸引学学生只能出此下策,什么师资、课程设计等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在计算机基础上增加几门专业课就OK了。严格来讲这些不是专业,而是直接把热门行业拿过来当专业名了,据说还有开设无人机、VR、3D打印专业,这脑洞得多大。这些专业(其实是方向)好多都是研究生阶段才涉及,你一三本大专开个毛啊,就算大部分985211也不敢说有这个实力开设,有实力的不屑于此,不信你看清北的专业名字多么朴素。听叔一句劝,还是老老实实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统计学自动化等“传统”专业吧,统计学本+计算机硕(或者反过来),比什么大数据强。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大都是交叉学科,不仅课业繁重而且没有重点,最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二三本大专高职学个实用技术为上策,别瞎整高大上专业。
慎学新开专业(不是一棍子打死,需要了解斟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不少学校尤其是三本大专喜欢跟风开设高大上高精尖专业,什么游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毕竟本身实力不咋地又想吸引学学生只能出此下策,什么师资、课程设计等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在计算机基础上增加几门专业课就OK了。严格来讲这些不是专业,而是直接把热门行业拿过来当专业名了,据说还有开设无人机、VR、3D打印专业,这脑洞得多大。这些专业(其实是方向)好多都是研究生阶段才涉及,你一三本大专开个毛啊,就算大部分985211也不敢说有这个实力开设,有实力的不屑于此,不信你看清北的专业名字多么朴素。听叔一句劝,还是老老实实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统计学自动化等“传统”专业吧,统计学本+计算机硕(或者反过来),比什么大数据强。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大都是交叉学科,不仅课业繁重而且没有重点,最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二三本大专高职学个实用技术为上策,别瞎整高大上专业。
一来响应国家号召,二来能拿补贴,三来能招更多学生,各大高校当然有动力开新专业。至于能不能学到东西,关键还是靠自己。记得我刚上本科时,电子商务刚被炒热,很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但后来大家普遍反应,课程设置比较杂乱,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加上老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电商专业的感觉什么也没学到就毕业了。总结:大学里的学习还是靠自觉,老师都忙着自己的项目发paper,哪有多少心思好好上课。自己想考研、想考公还是学技术全靠自己规划,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