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档案去哪儿了?
工作在私企、外企的,如果户籍不在北京,档案在原籍人才市场是最好的选择。调档到工作单位的档案保管服务公司也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保管而已,并不会在档案里加入工作经历。而且,如果以后换公司了,未来公司如果不接收档案,那我们要自行给档案保管服务公司缴纳档案保管费(人才服务市场保存档案是不收费的,但是给企业服务的档案保管类公司是收费的)。如果未来公司接收档案,因为我们不是北京户籍,档案不能直接调转,需要档案调回原籍,再调到未来公司。
作为过来人十分明白作者的在说什么,。当年为了档案跑断了腿,最后还是使用了“关系”才解决的。大学生等人士,不管你是不是理解这些条条框框,或者是不是讨厌这些“规定”,但是它确实是你不得不面对的。我感觉毕业后关系档案去哪里了,比你签了什么合同等还要重要。总之毕业后先要解决落档问题,毕业后不解决,以后还是要回头来解决的。那些档案在手的朋友,还是让你的档案落档吧,真不缺那些管理费,等你需要你档案的时候,花费的钱与精力远超那几快管理费。
去年暑假的时候在某地级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实习过一个月。人才交流中心外面挂了几块牌子人才市场,还有什么高层次人才中心神马的。属于事业单位性质,隶属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管辖。这个人才中心呐,有个档案科(室),每年一到暑假,基本上每天都能运来一些档案,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的,当然也有少数事业单位的,至于公务员什么的档案一般有自己所在单位专人管理,层次到了一定地步好像是给市组织部管的。事业单位看情况,有些事业单位有自己管理档案的权利,有些就让人才中心代管。我接触比较多的事业单位档案就是像大学啊,医院啊,这些。竟然还翻到了辅导员的档案。如果你毕业之后某地工作,一般来说,学校就会把你的档案转到当地的人才中心。我实习工作的内容就是把一份包含许多内容的档案,整理分类编号入档封存。
我正在带毕业班,档案去向有三个,1,单位接收,如果学生已经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且该单位具备接收档案的能力,即可选择单位接收;2,中心托管,即将档案托管于毕业院校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提档案,在毕业的时候学校会发给学生报到证,毕业后到人才交流中心报到,报到证遗失后不能提档,两年内可补办,两年后只能开具相关证明,不予补办;3,回原籍,即回到该生毕业的高中学校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就是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同样是使用报到证报道,提档。
你的所有人事问题都有人事部门解决。没有进入政府及国企需求的话会派遣到户籍所在地的劳动局。当到其他企业就业时,会转入该企业在人事局所建档案库,如果该企业不能建档的,你需要到找到人事代理公司委托存档。只有档案入了这几个地方,这样国家才允许你缴纳保险享受社会福利等。如果你不打算缴纳国家的保险,自己创业。这档案就没什么用了,放人事局放着,记住派遣的机要号,将来留查,机要档案是永久保存的,以防万一备用,等超2年取出时缴纳一定保管费就行,费用不高,比人事代理便宜。或者如果管理不严,谎称委托人事代理后取出自己保存就行,需要的时候再办协议。现在有钱的人少点三五千整个档案,再加个十万八万买个统招文凭,档案都是自己写。整个人社部就干转正定级、考试、这么点事,级别高的保险到时候多给点,不这么控制谁还拥护政府的管理呢,其实给的再多也不会比机关干部多,MD给工程师准备了各种考试,有什么用呢,有几个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再一个档案这东西可以被别人看来看去,自己却不能看,感觉不是很悲惨?其他的学籍、信用档案、案底,什么的,教育部、公安和银行有自己的档案,你这份跟人都没关系。。。所以个人档案这东西,就是为了“稳定”做的。。。现在的人,活着一辈子竟随大流了,想想真是悲惨。
作为一个在学校档案室勤工俭学的学生,简单解决一下题主的问题,楼上有说到,如果签了协议,那么你的档案一半在毕业后会发送到你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你可以去找找。如果你实在点太背,有可能你的档案会被退回(抵制错误或是内容缺失),当然学校档案室都有记载,然后你要做的就是来到学校档案室,带好你的证件和毕业证啊什么的,如果看可以的话,记得你的学号班级是最好的了,一般四五年的档案保存的都还蛮好,你来找应该找得到。我在档案室快一年了,接待过不少这种学生,连毕业二三十年的都有,都是因为当初没有在意档案的去向,浪费了时间跑到母校来找,保护档案,人人有责。ps.档案室老师态度都蛮好的,不像别的行政机构,说不定还有想我这样的苦逼学生来帮你端茶哦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