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辞职是怎样的体验?
考录入职时就知道单位有个人刚辞职,在这种地方的人看来,入职简直就是人生大幸,辞职简直就是脑子灌铅想不开。但是我当时就有预感,我这是一脚泥踏进来,人家是一脚泥解脱出去了。到现在都不懂身边那些级别不高工资不高反而工作比谁都带劲日夜加班的人是哪里来的动力?
刚刚辞职的一名公务员,说下自身感受。大学毕业是去了房地产公司,后来考上税务公务员,现在又作为系统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辞职,刚好大学毕业十年,现在这份岗位的薪酬,已经是我原来的4倍以上。外人看着风光,其中付出的艰辛冷暖自知,近三年基本都在看书和加班中渡过,不过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也飞速增长。建议,如果你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就别折腾了。如果真想辞职,先分析自己优势和劣势,寻找优势可以发挥的行业,然后尽量转化劣势,公务员辞职绝对不能热血沸腾,而要冷静思考。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送你一句话,公务员是跪着挣钱,跪着花钱:去了企业,跪着挣钱,但是可以站着花钱。
说说帝都身边人的经历吧。1.我直接接触的第一个公务员辞职的人。这个叔叔是我爹以前的同事,跟我爹一批提起来的,当时还是帝都这个实权的行政部门里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虽然在帝都这样的级别算不上多大的官,但待遇、社会地位等等还是很多人梦寐以求,一辈子追逐的目标。可是没两年他就辞职了,去了BAT法务部做政府协调的组长。变化嘛,年薪跟公务员时期是翻了三四倍,出差变多了,刚好那几年是公司试图从龙头向国际迈进的关键时期,虽然法务部在互联网企业属于绝对的边缘化部门,但跟政府部门沟通这块工作还是十分重要。可即便如此,工作环境从在政府的单人十几二十平米的办公室(还配卧室)到十几人格子间不分级别的大办公区(即便是相较于其他行业和公司待遇相当不错的这家BAT,法务这种边缘性部门也是实行格子间大办公区,连vp都不例外地跟他的助理坐隔壁),跟各地方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从(非)直接领导或业务指导关系到求人办事儿的地位,这样的心理落差也是要去承受的。实习的时候,跟这位叔叔聊天,能明显感到,比我爹小十岁的他还是难得地摒弃了体制内的僵化思维,聊到他的辞职,说到bbc纪录片《56up》,我能感到他对生活和工作有体制内的人身上所没有的一些活力和动力,但在背后还隐藏了多少不安,就不得而知了。2.这也是在同一家BAT法务部的姐姐。虽然她跟那位叔叔年龄差不多,但我仍坚持称她姐姐。她是难得的一位在真实生活中令我崇拜的女性。据说三十几岁的她辞职前曾在帝都某中院某庭坐到了庭长的位置,行政级别应该也是正处级上下,后来辞职来当了诉讼组组长。她是公司里唯一一位让我觉得看到了我年幼时幻想的职业女性角色身上所应拥有的所有的特质,一头精致的短发衬托得她气质更加干练,身材略瘦但匀称有力,小麦肤色却能把宝石蓝等高饱和度的颜色衬得别有滋味,每天裙不离身,高跟靴不离脚,走路生风,绝对是我的榜样级人物。当时集团里(对不仅仅是公司是集团)所有的诉讼案子都会经过她的手,由她跟内外部律师开会研究方案决定公司态度和解决途径。后来通过朋友圈发现她被对手公司挖走,事业更加风生水起。但每当我看着她朋友圈里明亮的笑容,我都想到有次帮她将一件精美的儿童连衣裙快递寄给同城女儿时,我情不自禁脑补出的剧情。3.第三个要讲的是在最高院实习的时候听说的一件大事儿。一位在法律界颇有地位的审判长从最高院辞职加入了一个特立独行且黑马之势的律所,年薪n(n大于等于5)百万。因为行政法的规定,离职几年内他是不能直接参与处理离职前与他职位相关的案件的,所以这样的年薪仅仅是与他目前在律所的顾问身份所匹配的。高吗?不高。要知道最高院的审判长行政级别可以达到正厅级的。闲谈期间我们也说起了他后来去到的律所的创始人,另一位牛人,在最高院默默做了很多年书记员之后,辞职创办了这家每年光办公场所房租支出就要好几千万的律所。这才是真正的大牛吧,可以用几年的青春普一盘大棋,一举撼动法律界。这两年正值公务员离职高潮期,陆陆续续听说了很多公务员辞职的消息,实习的时候也顺带着参加了不少稳固思维的学习大会,每每听完都感慨良多,但每次的感慨都不甚相同。其实人生的选择无关对错,什么工资待遇房子车改,这些说到底都只是借口和外部因素,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也眼见多少雄心壮志的刚踏出象牙塔的学生们,胸怀多么宏伟的蓝图,誓将体制内的经历用作日后跳出围城的跳板,满心以为积累了人脉和经验的自己可以跳脱出来成就一番不一样的事业,却没想到日渐沉沦在一潭死水中,生生被磨去了生命力,到头来却怪罪僵化的体制束缚了他们。其实体制是无辜的,也并非死水,亲手吞噬了他们宏伟蓝图的,只是他们的不自知和对环境的错误评判。
酝酿了两年,今天距交上辞职申请已经半个月了。一开始在心理上是轻松的,毕竟作为一个窗口单位的基层民警,每日上班时候精神压力太大。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下,一行一动一字一言都可能受到监督和通报,每个班头如十一景区一样人山人海的现场也会让我焦虑不已。何况经常还会遇见不明事理就来一顿斥责投诉的对象。这点请别怪我,虽然大部分群众是知书达理温和谦逊的,但茫茫人海里总会遇见自带高贵光环附加朝天白眼与犀利言语的另类同志,国内国外无论何种肤色都有,这是概率。所以,报告交掉以后我终于舒了口气再也不用担心业绩和差错率了,我想我会走得很轻松很愉快只舍不得我的兄弟姐妹可在职业上不会留恋一片云彩。(毕竟传言明年要涨工资补防贴我都一点没动摇)可就在刚刚单位开年终会(报告批下来之前还是要上班滴),会末主持人要大家起立,大屏幕上放起了《人民警察之歌》的MV,我一下子被击到了,心里像澎湃着翻滚着的波浪一样没法平静下来,我发现其实五年前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是有一份警察梦的。可能来源于《刑警本色》可能是《黑冰》《黑洞》,我不知道哪一部片子在我小时候就把警察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我也不知道心里冲锋陷阵惩恶扬善的种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芽长大的,总之,现在我要离开它了,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梦想依旧充斥在我心里。这一刻,眼泪要下来了。有遗憾、有无奈、有不舍。可是再也回不去了。毕竟,我在五年繁复的工作里看到了梦想遥遥无期,我的热情、我心里的火、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动作里耗尽了,可我梦想的种子还深深地扎在那里。接下来会尝试不同的道路了,摄影、修复也是喜好,可大概都不会让我热泪盈眶。离梦想渐行渐远了,那颗种子也只能稳稳地扎在土里。从此,人生憾事也已经历二三,感叹事不由己,世不由己,不由己多了,人就老了吧。只希望以后在自己的世界里行侠仗义。
公务员辞职是个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毕业就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来说。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业背景,又不是应届毕业生,而且又是在政府出去了,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几乎没有,而且年龄越大,辞职越困难,可选择的就业方式越少。对于前同事来说,辞职是个每天都在喊却没人敢做的事情,领导会为了你好跟你分析很多利弊,主要是离开公务员系统能干什么,多为父母考虑考虑的事情。但当你真正有了一份哪怕和之前收入差不多的工作的时候,很多人就表示羡慕你,因为企业,是蛮自由的。对于不太了解你的来说,很多人会觉得你是傻逼,好好公务员都不干自己跑出来找工作。对于真心的朋友来说,他们会觉得公务员确实不适合你。对于父母来说,从公务员辞职简直就是逆天不孝,一直到今天我和我爸还不说话——虽然之前我们两个就不怎么说话,但是现在即便偶尔见见面也是一句话不说。对于自己来说,在公务员系统的时候,被同事和朋友影响总觉得体制外的世界特别凶险,我一个同事还劝我像你这种情商根本不适合在体制外混,因为太不懂得圆滑了。离开了体制我才发现我还是适合体制外,在体制外,不需要刻意地去讨好谁,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得好就行了;我在平安的时候,同级别的同事好几个人不喜欢我,只有领导喜欢我,当然考的不是拍马屁,是每个月过100%的业绩增长和良好的业务团队关系;之前在北京资管公司兼职的时候,老板一直想留我北京,并不是因为我圆滑,而是因为我的执行力和工作能力他特别放心;现在,我可以和我的董事长吵架,因为我们都想把工作做好,吵完大家还是很好的朋友。体制外真的不凶险,甚至说体制外太简单了。说句实话,当年考上海关都是蛮优秀的人,他们出来不会比他们现在过的更辛苦,收入不会比他们现在低,但是很多人就是没有这个勇气。我后来去平安了以后发现有时候加一两小时的班,一半时间准时下班,周末双休极偶尔加班,这在我当年干警察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份工作居然比公务员收入还高。之前我们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我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但是我每天可以开开心心地睡觉了,因为我知道深根半夜谁都不会给我打电话。现在的企业,深更半夜可能我的董事长会给我打电话,那是因为他在外面喝多了,两个月都出现不了一次。自由,是我对于离开了公务员队伍最大的感受,这种自由是全身心的。很多人说公务员稳定云云,但是如鸡汤所说的,去哪里都有铁饭碗才是最大的稳定。现在我的公司运行的很好,即便运行不好,有平安一年且工作能力十分出色的经验,去哪一家保险公司都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即便我回平安,领导们依然特别欢迎。我可以出去旅行一个月,然后回来再找工作;可以开心地吃东西发朋友圈不用担心被四风举报;可以愿意聊什么就聊什么不用顾忌被人打小报告;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不用担心别人再背后议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更多的钱追求自己之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刚离开体制的时候,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是父母、所谓的朋友和各种亲戚带来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离开了体制,我就一文不值,什么都做不成。这个事情导致了我至今和很多人关系紧张,但是,这又有什么呢?这就是我公务员辞职的体验。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