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的进程是怎样?审核进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专利分为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
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审查周期较短,大多是做形式上的审查,而是是先审查后公开制(也就是公告即授权),申请人方面也很难推动案件的了结。
重点说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流程是个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先提交申请(废话)、形式审查(发明初审部门做)、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如果希望发明专利早些审批下来,那么(1)提交提前公开的申请,因为发明专利是,先公开再审查的,如果申请人不提公开申请/实质审查请求,一般情况下,专利局不会进行审查;(2)申请人提交了实质审查请求、案子公开后,案子会在案源池里,然后审查员会进行提案,然后发一通、二通...N通...当收到通知书后,及时答复通知书,并且不要增添新的内容,减少每个审查周期的时间长度;(3)最重要的是,用心写好原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少在实质审查前提交修改文本,无论是修改是否超范围、公开是否不充分,还是效果等等,都是以原始的申请文件为基础的,通俗的说就是,原始的申请文件的记载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如果是大化学领域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实验效果数据。如果写的好,那么审查员也不用纠结申请是不是存在相关问题,也会佐证本申请的创造性,不需要申请人和审查员来回拉锯似的多次通知书就同一个问题进行交流。
进阶篇:
说一些技巧吧:(1)收到通知书后,通知书中一般审查员会留电话,可以跟审查员进行电话沟通(虽然很多时候电话沟通不太好),跟审查员说,案子特别急,急需授权(急需产业化,吧啦吧啦),一般审查员还是很NICE的,会优先处理你的案子;(2)牺牲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将权利要求写的特长,那么权利要求的非显而易见性就提高了,更容易更快授权(这招有牺牲自己的保护范围,申请人自己权衡)。
高级进阶篇:
怎么能缩短进入实质审查和审查员提案的时间间隔呢?调整权利要求,使得分类员将案件的主分类号分入提案较快的领域。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