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二者是怎样的关系?
央妈偏宏观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控,负责金融稳定,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掌钱的,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货贷款、公开市场、利率汇率、MLF等很多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行是国务院正式阁员单位,统领人行各级分支机构管货币发行、回笼、开户、经理国库、人民币国际化、反洗钱等。所以,央妈比亲妈还亲咩!银监管商业银行机构准入、高管人员资审、风险与合规等微观监管,不掌钱,是地位介于老爸和二叔之间的角色~
银监会算是从人民银行中剥离具体监管职能的产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二者的确都还有有监管商业银行的职能,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人行侧重于功能监管,银监会侧重于机构监管。银监会的监管职能包括:.(1)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2)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4)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5)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6)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7)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8)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在和商业银行的往来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负责跨行之间的资金往来,具体包括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和一些新业务等,以及在金融机构面临支付问题时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上述央行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责的剥离,最为明显地反映在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即该法条修改的重点正在于央行监管职责的分离上。具体而言,央行独有职责的修改主要表现在:.第一,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第二,明确提出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职能。增加了“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第三,增加了反洗钱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都是由他定的,比如货币发行量,利率的调整等等。银监会是商业银行(工商行、中国银行等等)的监管机构,监管银行行为是否合规合法。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通常被并称为“一行三会”,同属正部级单位,是金融行业最主要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存在相互隶属关系,在各自领域对金融业进行管理。但人行和后三者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在于:人行是最核心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而三会是正部级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顺便梳理一下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分别有这么几类:1.国务院办公厅;2.国务院组成部门(即常说的各大部委,包括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和人行等);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现在等同于国资委);4.国务院直属机构(各种总署、总局);5.国务院办事机构(各种办公室);6.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包括三会,以及电监会、新华社、中科院等);7.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各种局,不带“总”字);8.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中国人最讲究排序,从顺序上也可以看出,虽然同是正部级机构,人行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地位要高于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银监会,这就与两者的设立发展演变的历史有关。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银监会这个“事业单位”又与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事业单位有所区别,参加过国考报名的同学应该知道,银监会属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不论是会机关还是各地银监局,正式人员都要通过国考招录才能进去,要在国家公务员局(属于上面的第7那类)登记备案,属于公务员编制(当然,实际上和“正宗”公务员还是有所区别)。而我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医院等等,正式招录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人员属于事业单位编制。
银监会2012年底全国有近24000职工,这些职工中大部分来自于当年的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现在主要负责宏观,人行总行是公务员,人行地方是纯事业单位,所以地方人行职工的待遇中绩效工资空间较大,受政策限制较少,这也是人行目前待遇普遍高于银监会的主要原因。当初银监会刚成立的时候,银监会职工待遇远好于人民银行,后来进行公务员序列改革后,每况日下,说起来现在银监的那些人行老员工们全是眼泪儿,悔不当初啊。=,=人民银行现在手上的监管权只有反洗钱,但是人民银行毕竟是百年老店,从上到下对政治的理解高于银监会,所以混得是风生水起,把握这些权力也能让银行服气,银证保都可以查,相当生猛。现在各个银行和单位的开账户什么的都在人民银行手上,这是命脉,关键时候人行若发出停账户的大招,什么单位都可以瞬间让你服气,这就是人民银行厉害的原因了。银监会成立业已十年,对中国银行监管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现在的银行金融监管的条例也主要都是银监牵头,应该说银监会是银行监管的绝对主体。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不一样,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都存在,中国一行三会的模式以后会不会改革发展成一个大的金管局,其中有银行部、证券部和保险部也尚未可知,要看政策和市场的发展,但当下的情况,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行都还是老大,这一次的全会,新闻介绍了周老板列席,但没有介绍尚老板等等就是明证。
很早以前是没有银监会的,中国的金融行业都归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后来随着金融行业发展,央行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就有点自相矛盾。比如宏观经济出现了泡沫,负责宏观调控的央行应该迅速扑灭泡沫。但是负责监管银行风险的央行要规避行业风险,不能对银行业造成太大冲击,只能很慢慢的扑灭泡沫。或者反过来,有时候央行的宏观调控职能需要它加大货币投放、刺激经济,但是它的监管职责又要求它严控风险、避免坏账、控制信贷规模,两者很难协调。随着宏观调控规模加大、金融监管严格细致,这些矛盾也越来越明显。最后干脆把监管职能分离出去,另行设立银监会,央行主要保留宏观调控的职能。一家机构只负责一件事情,各自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就行了,工作起来比较清爽。现在银监会才是正宗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银行业。央行最宏观的职责是研究协调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写规划,具体的职责包括定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搞宏观调控等等。央行也保留了少量监管职能,主要管银行间、同业拆借等市场和征信行业,但是央行主要工作不是监管。如果算行政地位的话,央行是国务院组成部门,银监会是国务院下属的事业单位,略低半级。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