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外行讲解 2G、3G 和 4G LTE 的区别?
汽车,动车,飞机的速度比喻
2G、3G、4G的G是时代的意思,几G就是手机第几代通信技术。技术是看不见的,但是感受得到。用感官体验去解释技术的不同。1、辨别2G、3G、4G网络有个简单的方法。在信号好的地方,使用全网通手机(移动联通电信卡都能用)或者4G手机测试上网速度。从下载速度基本可以判断是几G网络。2、3G、4G、5G是从上一代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技术上一般是往下兼容的。既然是向下兼容,反过来理解,2G3G有的技术功能,4G也有。使用几G网络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有什么样的信号?(网络是否支持,比如使用联通的手机卡,首先这里要有联通的信号,有联通的信号,再看有没有3G或者4G信号)。二是手机能不能使用3G4G网络(手机是不是3G或者4G手机)。3、3G4G是不同时代的通信技术。不管哪个时代,都有竞争者,不同的竞争者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但只要满足一定的标准,都是可以被认可、推广的。在中国,三家通信公司在不同年代选择不同的通信技术,互相之间有兼容、有不兼容。每家都有不同的特点,就不详细介绍了。4、网络覆盖和上网速度。一般说来,2G网络,移动的信号覆盖最广,电信最差。上网速度,以电信10M光纤为参照。3G网络,联通的最快(至少能达到其72%的速度,甚至是超过其1倍的速度,下载一首歌大概2、3秒)。电信速度一般(相当于其31%的速度,浏览网页的速度会觉得有点慢,等待时间很短)。移动最慢(实际速度相当于其10%的速度,甚至更低,浏览网页要等)。在3G时代,联通是最快的。5、4G时代,大家都很快。联通、电信最快,大概15倍10M光纤速度,移动最慢但也是10倍10M光纤速度。4G网络稳定下载速度和20M光纤不相上下。这个速度已经感受不到谁快谁慢了。再看网络覆盖,移动是最广的。6、从上海去北京。以时间和交通工具衡量联通234G的区别:绿皮车是GPRS(2G)、Z字头是EDGE(2.5G)、高铁是3G、战斗机超音速飞行是4G,一般客机的速度还是慢了。电信的3G是开跑车的速度,不限速但不会超过200KMH的速度。移动3G是80-120KMH的速度。比例数值没细算,从对速度的感受上来看,这样基本能说清楚。
4G通信是系统中的系统,可利用各种不同的无线技术,4G通信将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无线世界,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3GN倍。4G手机将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个人身份鉴定设备。它也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从而成为合并广播和通信的新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纽带。此外,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将比3G便宜。还有,4G有望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作为一个在技术方面还可以稍微抗一下的通信狗,简单讲一下:1.GSM,也成为GlobalSystemofMessage,是第二代通信系统的通称。也成为2G。技术研发到GPRS的时候,称为2.5G,也就是能够进行数据业务的传输。2.75G的时候,就是EDGE技术的发展阶段。能够更快的通过GSM网络进行数据业务传输。2.3G,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国内体制问题及利益分配等问题的决定,邮电局划分为邮政局和电信局之后,再度划分为邮政局、移动通信集团、联合通信集团、电信业务通信集团。其中邮政局隶属于八大部的邮政部,不参与电子通信业务的运营。而移动作为当时的龙头老大,受到的牵制较多,需要花更多的资金进行TD-SCDMA的自主研发及建设应用;而联通公司运营美国军方退役后投入到民间商用的技术,WCDMA制式网络;电信公司使用CDMA2000制式的技术。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的,如果移动当时能够接下WCDMA,那么联通电信将无生存之地。三种技术都各有优劣,如果非要从技术角度分析的话,无疑WCDMA技术和CDMA2000,更为成熟,使用码分多址的方式。而TD-S,则使用时分多址和控分多址接入技术。全球也没有几家能真的指导国内的TD-S发展,都靠移动人自己研究。4.最后说说LTE。也就是人们说的4G。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当时我在新疆,了解到新疆移动就已经开始部署LTE网络了。网址规划,建设,实验等就已经开始做了。更早进行规划建设的是北京和杭州,广州、江苏等地,这些地方一个县的收入都会比三线城市多。2013年我回到移动后,我所在的公司也开始建设了。从网络规划、到设备入场、建设再到优化,全程跟下来,LTE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快”。就一个字,快。其实我们目前使用的4G是3.9G。并非真的4G(A-lte)。采用OFDMA技术和MIMO技术为主要的,标志性的技术。正交频分多址和多入多出。为了避免麻烦,就称4G。13年我在使用4G的时候,手机下载个2G的电影也就十几分钟。非常快,facetime什么的比wifi要快。说点题外话,LTE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当客户流量上来后,出现拥塞之后只有通过硬扩容才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终端能否跟得上技术的发展。最开始苹果都不支持,后来从Iphone5c5s开始才真正的有4G模块。联通的4G不是4G,是HSPA+,是把3G技术的再发展。直至后来14年8月颁发牌照后,才进行的FDD-LTE的建设。电信一样。
2G-GSM:美人迟暮无论把GSM比作英雄还是美人都当之无愧:发端在30年前,在移动通信领域叱吒风云20年,到如今也算是暮年了。这与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很像的。随着LTE的兴起,纯GSM用户快速下滑,从2017年起,GSM进入了谢幕期。不过这并不代表GSM技术就此结束,预计在2020年前,GSM技术还是会继续留在移动通信技术的舞台上,因为还需要支持那些仍在工作的纯GSM终端。3G-WCDMA:郁不得志说起来,3G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与查尔斯亲王是很像的,上有2G压着,下有4G顶着,没有王霸之气,郁郁不得志。特别是WCDMA,空有一身武艺,施展不开。说起来,WCDMA在国外也算是主流,但是在中国就是水土不服,连带着中国的3G也没法接2G的班。4G-LTE:风华正茂现在最春风得意的,莫过于LTE了,就像威廉王子一样,高人气。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部采用LTE技术,全球也是LTE一统4G的江山。至于用户数以及业务量,LTE都成为了移动通信的主宰。LTE接棒GSM,成为移动通信的新王,指日可待。5G:尚未可期这段时间5G的话题甚嚣尘上,很吸引眼球。不过5G还处在起步期,就像小王子一样,离可用还早,甚至连个大名也没有。另外,即使5G可用了,也不代表就会推倒LTE重来,毕竟LTE也算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新王,不会那么容易被替代的。
既然是面向外行,就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谈这个问题。用户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目的无非有两个:1)打电话,2)上网(Internet);或者稍微专业说法是,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类:1)话类业务;2)数据业务。下面我们就从对这两类业务的支持的角度来阐述2G,3G以及4GLTE之间的关键不同。和4G相比,2G与3G其实并无根本性的不同,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演进。2G和3G实际上都是由两张分别用于承载话类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网络构成的,这两张网络基本是彼此独立的。无论是2G还是3G,用于承载话类业务的这张网络基本都是基于电路交换(CS)技术(因此被称为电路域),电路交换技术比较符合话类业务的对称Traffic,业务数据率稳定,要求实时性高的特点,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话类业务的质量。这里如果一定要说3G和2G有什么不同,那就是3G的CS支持的速率更快一些,可以支持电路域的可视电话和高清语音,但实践证明这些都是鸡肋,没有真正推广开来。2G和3G的数据业务相差比较大(主要体现在速率上),这也是用户要使用3G的主要原因。但在网络上,用于承载数据业务的分组(PS)域基本没什么不同。实际上这都是一张基于IP骨干网,通过隧道技术(GTP)建立的从移动终端到Internet(或其他专网)的接入网络。到4GLTE以后,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只有一张承载网了。之前在2G和3G里存在的电路域承载网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一张数据承载网络,即所谓EPS了。显然这张网络首先承载的就是数据业务。那么,到了4GLTE以后,运营商不提供话类业务业务了吗?最终当然不是,但一开始确实如此,很多运营商的4GLTE初期就是只提供数据业务,比如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TD-LTE只商用了数据业务。4GLTE如何提供话类业务?这是它和3G/2G的根本不同,也是对4G-LTE挑战最大的地方。在4GLTE中,话类业务不再由一张独立的电路承载网络来提供,而是像其他数据应用一样,跑在数据承载网之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运营商的电话会和OTT语音一样,在Internet上碰运气。为了支持运营商话类业务,4GLTE的数据承载网中引入了严格的QoS策略与控制机制,能够保证端到端时延等指标可以满足电话业务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电话业务(即所谓VoLTE)本身,运营商还需要建设一张IMS业务网,这张IMS网络与4GLTE数据承载网(EPS)的关系类似于Internet,不同之处在于,IMS网络是运营商内的一张专网(运营商之间可以互通)。这样可以保证运营商话类业务不会到Internet上与OTT业务去争抢带宽。同时在EPS层面也会给IMS网络保证更好更可靠的接入质量。将话类业务和数据业务统一在一张数据承载网上来提供,从承载层面看,显然可以使网络更加单一化,有利于网络的统计复用,更加节省资源。但在业务层面上,使得话类业务的实现更为复杂,也更具挑战性。这也是目前4GLTE已经遍地开花,而VoLTE却任重而道远的原因。
最直接的回答就是数据速率越来越快咯不过单纯的联网速率不代表更好的用户体验。还得有终端平台的支持。在同样的3g环境下,显然iphone使用体验远远强于一般的所谓千元智能机咯。移动通信已经演变成为终端推动整体的这样一个体系了。
关键是解释什么是2G,3G,4G,以及LTE这些缩写字。以中国的环境来说,2G,电信独树一帜,但GSM一统天下。3G环境电信,移动,联通各自分立。4G环境移动先发头筹,电信和联通跟随时世界潮流。用户最搞不懂的是这些。其实就是终端兼容性。可以全网通,也可以专用于各运营商,甚至专用于各自每代的技术。其它问题都是浮云,业务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接入端技术所能决定。只能说新终端(手机)才能用新技术,才能更便宜,更好。所以,先说明4G是最新的技术,更便宜,更好。再说明移动的TDD,电信联通的混合组网。2G,3G可以一起说,电话,短信,上网都可以,够用,但专用于某一个运营商。
作为通信科班出身、现任职中移动的本人,经常面临朋友这方面的疑问。个人认为解释的要点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1.对用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网络速度,而是【应用】。请试着从回答【不同的移动通信时代,我可以用移动设备来做什么?】的角度让普通用户理解。2G时代:打电话,发短信,发彩信,上wap网页3G时代:除2G的基本功能,还可以视频电话、下载观看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基于app的高速互联网冲浪(这里我只列个提纲,请自行添油加醋)‘4G’时代:除3G的功能,还有高清语音、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服务和应用。(由于我们才跨入3G时代一只脚,3G时代的应用我们都没有充分发掘出来,因此还是不建议向普通用户介绍‘4G’。虚拟现实等应用是可以预见的方向,但由于离商用还早,所以也没法详细解释。)2.切忌一开始就向普通用户提到技术问题,一点都不行,因为某种程度上说确实隔行如隔山。例如有次我有个人民大学毕业、欧洲留学的朋友问:“我是中国移动用户,用的是Android3G手机,那我是不是在用3G?”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即便高学历的用户,对于3G制式、网络速度等还是没有清晰的概念。当然我首先说明她这种情况在国内用不了3G,又用自以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一堆TD-SCDMA、WCDMA、CDMA2000的区别,但显然结果她依然不是很理解。3.如果用户表现出了兴趣,那么可以少许从技术上如速率、制式加以说明。BTW,‘4G’不是一个严谨的说法,实际上从3G之后就进入了NGN,即下一代网络,这是一个长期演化,因为速率已经高到无需再用Generation来进行划分。而所谓的‘4G’应该是指以LTE为主要技术方向的一段发展时期,并没有2G3G那样的实际意义。关键技术变革大致有以下内容:2G->3G引入了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RAKE接收机、分集技术等3G->LTE引入了IFDMA、虚拟多入多出MIMO等技术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