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民族大学有什么特点?跟普通大学有什么不同?
被录取的时候其实有点抱怨,不过进学校就好了。学风来说可能赶不上我们那条街上的有些学校,不过没天晚上文科教学楼西的1-3层你只要晚于6pm去你是找不到位子的,这3层也是民大位子通宵开放的自习室。学校大礼堂各种文艺晚会的确很多,有种一周七天大礼堂天天歌舞升平的说法。食堂的话,在北京高校能进top3,非吹非黑,不论是普通食堂还是清真食堂,都很好吃。至于民族问题,汉少比例1:1,少数民族接近一半甚至还要多,但是各民族也是相处的非常融洽的,我们学校穆斯林也很多,但是都是很好的那种。
并不在民族类大学就读...但是高考的时候想冲一冲帝都985考虑过中央民族。父上大人知道了后说了句话:民族大学的学风,因为办学侧重点、资源分配和专业等原因,学风不会太好。父上大人是大学老师。所以我果断划掉了央民这个备选项。(关于民族专业、学校院系学风问题,仅仅当时的个人推测,并非事实如此)不过也确实看专业。高中一直对央民的宗教学和历史学有点兴趣。(历史控没办法)但是考虑了吃饭问题后,我觉得还是不要情怀了。但是央民的宗教学确实不错呀。
去过三所中等水平的民族大学,并待都待了一段时间(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并且在其中一所大学读了研究生。因为我本科并不是在民族大学读的,所以可以在大学就读体验上对这样两类大学(也是奇怪的划分)进行一个“比较”。先简单说几个要点吧:1.学风。我并不认为民族类大学与非民族类大学有很大差别,这可能和每个人的生活圈子有关系,至少我认识的少数民族同学都很喜欢学习,图书馆也经常占不到位子。2.生活。因为六所民族大学直属于中央民委,国家补贴力度很大,食堂伙食价格确实明显低于其他大学,而且奖学金、活动报销也比较多。3.报考。民族大学一般分不高可能是因为一些热门专业实力不强(理工类、计算机类、经济金融类、工商管理类等等),有些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在中西部居多)。一般情况下是看分数高低录取,不特别区分汉族和少数民族,但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似乎是民委的一个要求)。部分少数民族同学要上预科班。4.专业。既然名字里面有“民族”二字,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民族大学会比其他大学多一些民族特色的学院、专业和研究所,比如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藏学院等,专业上比如会有一些其他大学很少会有的藏学、蒙学、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信息技术、少数民族史、民族体育等。此外,民族大学里面的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音乐舞蹈等专业一般也是不错的。(其他专业师资等方面普遍确实不太好)
食堂不错,有清真窗口,总体来说价钱不贵,花样多,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有附近别的学校的同学到我们学校办饭卡吃饭。班里少数民族确实不少。我们一个小班20多人,少数民族能占1/3的样子。学校不属于教育部,属于中央民委。师资力量只能说一般吧,不过本部双塔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说和相邻的中南财经政法有一定差距,不过人家毕竟是211院校了。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