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中如何设计真实的负载呢?
测试不可能跟真实一样,贴近即可。重要的是测试结果要有意义,不要压力不够,也不要压力过度超过了最高的性能要求。通常测试麻烦在覆盖足够多种用例,还有用例之间比例恰当。加压力没它复杂,跟据需要増加就行了。有时候要设计一些特殊场景比如缓存未加载或突然失效,看看这时候能不能抗住期望的压力。不行的话再想想如何避免这样场景或改善这样场景下的抗压能力。
具体改如何设计和实施整个过程呢?这里划分了几个环节:[1]场景确定与压测脚本准备用户在注册时需要提交用户的姓名、手机号和手机验证码,之后提交申请即可,所以实际上用户申请注册只调用了一个API接口来完成(接口地址:http://www.此处马赛克.com/api_11.php?m=User
测试的思路一般来说,对于活动中的功能节点,测试过程中通常关注两点:1、单接口压测,提前暴露核心模块的问题2、多接口架构问题,场景压测尽量模拟真实用户行为,使得压测结果更有说服力测试的执行1、单接口压测——步步为营,逐渐迭代2、多接口压测——真实模拟,定位问题
性能测试模拟真实负载是比较困难的。性能测试与真实环境的对比,通常有这样一些点:1.客户端展现。如果是Web应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展现的,则一些的压力测试工具都不具备展现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是模拟发送http请求到接收请求,而浏览器对html内容进行渲染的时间,是无法模拟的,这很可能是真实环境体验现测试结果不相同的地方。客户端展现要与真实环境相同,必须单独进行前端性能的分析。2.网络速率。性能测试时通常在局域网环境中,而真实的网络用户来自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其网络情况不一致,而且有很大的偶然性。除了对压测工具所在的机器进行一些网络限速之外,很难完全模拟到真实的网络负载情况。3.软硬件配置。软件配置比较容易做到与真实环境一致,但硬件配置通常比较难做到。像线上使用的一些负载均衡机器或者路由设备比较昂贵,不可能在测试环境采用完全一样的拓扑和集群,当然这些对测试结果影响通常可以分析到,不会有很大偏差,但这是一个无法完全与线上保持相同的点。4.数据分布。数据分布要做到与线上一致有3个难点,1是对新应用而言,根本没有线上数据,因此无从模拟,只能手动造数据,所以无法跟线上一致;2是即使是老的功能,线上数据因为商业机密等原因也未必能直接拿来作为测试数据;3是用户的访问路径,这点很难与线上做到一致。功能测试尚不能覆盖掉所有的用户操作路径,何况性能测试?以上四点,都是问题。因此性能测试很多情况下只能作为参考,用来发现明显的性能问题。如果要做到100的准确,还是要做线上的即时监控才行。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