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财报?
一个企业我们主要可以把它分为五种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现金流。接下来我们就用饭店为例子来讲讲怎么分析财报。第一个是成长能力,何为成长能力呢?如果以饭店为例子的话,如果去年营业额是1万,今年是2万,去年利润是2000,今年利润是4000的话,那就说明这个饭店在这一年里增长了100%,成长能力很强。而企业也一样,一般都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相比,看看增长了多少,以此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长能力。第二个是盈利能力,通俗点讲就是这个企业能不能赚钱。这个能力我们一般是用毛利率来衡量,什么是毛利率?拿饭店来说的话,如果一个盒饭的成本是5块钱,而卖给顾客是10块钱的话,那么毛利率就是(10-5)/10=50%,然后再减去人工水电等等费用,到手的才是净利润。如果毛利率太低的话,饭店就有可能亏本,所以毛利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对于企业的要求是毛利率高于15%。第三个是偿债能力,现在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欠债,但是欠了债必须得还啊。例如饭店前些日子进了些货欠了1万,今天来讨账了,如果说现在现金、存款还有海鲜什么的流动资产总共有2万的话,我们就说流动比率是2:1,而去除海鲜之类的存货之后还剩下1万的话,我们就说速动比率为1:1。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在2:1比较适当,而速动比率则为1:1。第四个是经营能力,一个饭店怎样才算经营能力强?具体来说有两个表现:一个是被人家欠的钱很快就能收回来,另一个是饭店里不会剩很多东西,进的货很快就做成菜了。而用财务报表上的指标衡量就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一般来说,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帐期越短,说明应收帐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运营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帐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这一比率表明了企业的销售状况及存货资金占用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相应的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资金周转快,相应的利润率也就越高。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指标是现金流,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为什么这样说?想想一家饭店,顾客不付钱,吃完都挂着帐,要过很久才还。即使这家饭店生意再好,能开的久吗?所以我们对现金流要及其注意,而现金流需要注意的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这个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平时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例如对于饭店的话就是开店赚的现金减去进货的成本和人工水电成本等等,最后剩下的钱,如果最后为正,就说明今年确确实实赚到了钱,如果为负,就说明赚的钱都被欠着,这就很危险啦!一般来说,看财报的时候从这五个方面看,企业也就了解的差不多了,就这样。
资产是拥有或控制由过去交易引起能够带来未来经济收益流入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简要的说,资产就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那么还有不能用货币计量的资产,那也叫资产吗?我举个例子,你有一天从地铁口出来,肚子非常饿,这时门口有两家快餐店。一家要肯德基,一家叫肯肯鸡,你会选择哪家去就餐呢?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还有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你手下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呢,他们是不是也是一种不能计价的资产呢。他们技术,知识,创造力,精力都为企业带来很多财富。资产也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一年之内可以转化为货币的资产。比如说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经营周期是三年左右,甚至更长,捂盘不开发,捂盘不销售。那么流动资产就会变成一个经营周期内可以变现的资源。流动资产有三项主要的资产,第一项货币资金,就是钱了。第二项债权,从预付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第三项是存货,货币债权存货构成了流动资产的三个支柱。非流动资产,一年以上可以转换为货币的资产,或者是长期利用的资源。非流动也有三项资产。第一项叫投资,长期投资类,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第三项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是固定资产类,有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投资性房地产(不是经营资产,是投资资产,以出租为目的的),最后无形资产类,开发支出,商誉。资产分为两大类,六小类。资产分类:按对利润的贡献方式分,可分为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经营资产:货币,债券,存货,固定,无形。投资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是一项投资资产。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资源的权益归属。企业的资源是谁的,两类人,一类人是债权人,一类人是股东。问个问题,你问银行借一亿,是资产一亿呢,还是负债一亿呢?第一,当你看到钱的时候,就是资产。第二,当这个钱从哪来的呢,是借来的就是负债,这个钱变成桌子了,就变成资产了。资产形态的变化不影响负债和股东权益价值量的变化。资产小于负债,就是资不抵债。负债也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股东入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利润积累)非利润性的资产增值,比如你家买的房,买的时候8000一平,现在变成3W一平了。你跟人家说,我赚了2.2W一平。因为没任何现金流入量,而不是一种财富的真正变化。利润表,是某年的。资产负债表是某天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盈亏状况的报表。净利润=收入-费用。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费用,是使利润减少的因素或项目。所得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公司现金流量表,是某年的反映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况。主要指的是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明显感觉现金流量表里的投资类似于资产负债表里面与长期资产或者非流动资产的额现金流出。三张报表一些概念是有差异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谁给钱,股东入资,或者企业和银行借。资产负债表,谈的是资源结构和权益归属。(实力)(底子)利润表,一定时期的效益。(能力)(面子)现金流量表,强调钱怎么开,怎么花。(活力)(日子)看企业资源的活力状况,有利润没有钱,说明利润质量不高。
1、从行业入手: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来纠正很多人的观点。如果你拿到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直接就开始算比率、趋势或者勾稽关系的话,说明你还是一个财务报表分析者的门外汉。一家公司不可能单独撑起一个行业,也不可能脱离上下游而单独存在。所以,分析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从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或者企业某一板块的业务所在的行业入手。行业分析是投行和事务所最经常干得事情。通过查阅新闻、相关政策以及从国泰安、万德等数据库搜到的数据,可以对一个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摸清一个行业是一件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的事情。你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摸清楚一个行业。你也可以用一个月或者一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去摸清楚一个行业。这就不再这个行业进行赘述了。行业分析首先需要了解一个行业处于一个怎样的生命周期阶段,这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一个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如果处于一个夕阳行业的企业,收入增长率达到40%,那么问题就来了。营业收入可能出现问题或者企业可能出现舞弊、关联方交易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行业分析才能了解到)其次,分析这个行业近些年相关政策。国家出台了哪些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政策,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然后,从横向和纵向去分析一个行业,分析它的上下游行业的发展,这个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对这个行业产生替代效应的行业,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潜在竞争者等等。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分析这个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各种关键的比率,比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市场价格等等。2、从不同的维度分析这家企业:首先分析一家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时很多表外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如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这就需要去看财务报表附注,所以不仅仅要看财务报表上的数据,高手往往会更加注重财务报表附注。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就狠多了: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长期资本负债率。其次分析一家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等。非常值得提醒的一点就是,单纯的算出这家企业的这些指标,一点用都没有。关键在于比较。如果这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行业内的其他企业都要高,那么就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了,这家企业信用赊销政策、销售收入的构成以及企业有没有虚增收入等等因素。所以,再次提醒把企业的指标在行业内部比较才会有意义。然后是盈利能力,包括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等等。再次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性,比较著名的指标是托宾Q,但是这个指标一般在学术上用的比较多。实际操作上可以看一下这家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最后,就是肢解这几企业的三大报表以及附注,详细观察企业的各个重要的科目,以及有没有什么对应的事项对其有影响。
1.看你想要知道些什么。财报里三大报的作用就在于展现公司里,全部可量化可供分析的方面。2.也许从财报的数字里并不能得到全部你想要的,所以需要你加入自己的方法或者分析。3.我的方法:a.盈利性和成长性:盈利性:主营毛利率,主营净利率,归属母公司利润,ROA,ROE,ROIC成长性:以上各数值的同比增长率,销售收入、成本结构与上年相比的变化率。b.资金流动性库存周转率,资金周转率,EBIT/支付利息,自由现金流的变化与公司扩张资金需求,应收、应付的同比变化率。c.财务健康性资产负债率,总负债/EBIT,大订单对象的变化,前5-10名交易对象占总交易额比。d.其他关注点大股东和创投背景,高管层背景及变化,人员变更,机构持股数,税率变化,国家补贴等等当然,从财报分析到投资决策中间还需要经过几步,比如宏观经济预测,行业经营状况预测,政策预期,技术分析等等。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