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怎么样?它现在属于中国商飞,硕士毕业了去有没有发展前途?咱们中国的C919有戏吗?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未来有没有前途,关键的是看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服务。对于一些入门低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行政垄断获得市场,大量赚钱。而对于大飞机这样的高科技来说,未来有没有前途,完全就看以后商飞的水平了,如果能搞出成功的飞机,不断占领市场,开发新的机型,有市场竞争力,那么钱途自然是光明的。如果以后瞎搞几十年,都没有进展,那么就没有什么钱途,不可能长期靠财政补贴吃饭。对于现在的商飞来说,工资主要靠国家投入来发,养一帮人来搞,工资不可能高,不管是技术达人,还是服务部门,因为没有收入,说白了,凭什么给你高工资?当然,就算商飞以后成功了,可以和空客,波音竞争,成为三强之一,作为商飞的员工,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公司的牛人还是占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人,当然前途也是最大的。而对于更多人来说,就看你自己水平了。总之,现在国家大力投入,补贴大飞机,成功了,现在这帮员工就是以后的功臣,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后面必然享受到成功果实,而如果失败了,大家也只能鸟兽散了。一句话,想玩高科技,看你水平。当然,假设现在有机会让我加入商飞的话,我是愿意的,这也算是自己最重要的风险投资,成功了,以后名利双收。
全部东西加起来硕士大概到手十万左右,但问题在于你工作五年之后还是这个数,据说工作十年后大部分人到手也是20万不到的,现在在15到16这个位置。整个院不尊重技术,不懂技术。很多技术项目经理、高工虚有其表,对于技术的底层实现细节几乎是不懂的。他们认为自己搞构型和管理,协调供应商,会提需求就叫懂技术搞研发了。实际上即便是管理,事实也证明了这些老人是难以胜任的,更不用提核心研发了,评职称的论文很多都是那种本科生都可以写的科普文。弱电也好,材料也好,结构也好都是浮与表面,没有核心技术。企业文化非常国企,陈旧。集体活动类似于为了年底突击花钱去参观博物馆,由于上头严控聚餐旅游都办不了。平时关注你桌子干不干净,最好像没人坐的,明明不是生产部门却经常搞6s检查这种表面文章。吃大锅饭,协调需求的与画图写代码的人一个价。员工富二代,航二代,官二代很多。对钱和技术没兴趣,相当一部分是没事过来坐班不干活的,也有指着利用优势往仕途上跑的。普通员工干的稍长些没做上官的都想办法偷懒搞副业,领悟早的拿到户口就跑路了。现在福利越来越差,估计这两年新来的员工三年内离职率是超过六七成的。整个公司在十年到二十年内难以盈利,上头的思路是,你没做出成绩我为什么给你奖励?所以中长期其待遇也是难以提升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它标齐中航工业和航天。由于身带老640人员,成立时来自中航的人员和新来的各种背景的年轻人,国企、军队、市场化思维混杂,而做官的又都是体制的人,要在短期内推行改革你觉得可能吗?即便改革了,蛋糕能分的公平,不偏向既得利益者吗?整个业务涉及各个专业,根据不同行业给出市场化定价意味着一个公司不同部门同级别员工工资存在差别,你觉着在大锅饭思维下,可能实现这种制度吗?所以在没钱,又没短期改革的希望的情况下,不是二般青年的话,诚心不建议一般青年去商飞下的任何机构。当然去了也不是就完了,可以骗个户口,跳个槽,但短期内就跳的话,要做好吃老本去找工作的准备,否则讲真,你在这行业里面没个好几年工作经验,跳来跳去也就这么个价。网上关于商飞情况的东西也不少了,大都不假,题主及诸君切莫自欺欺人,务必仔细思量。
HR水准极不专业,披着市场化企业外皮的传统国企机关,时时给你添堵;请海外专家人傻钱多,当作摆设,出一成的力赚十倍的钱;不同专业工资相同,写程序的、画结构的、打电话的没有区别;缺乏激励惩罚机制,员工态度心寒敷衍,累的累死闲的闲死;航空报国,讲情怀,不讲待遇;传统官僚文化,陈腐的中国式管理,不尊重技术;国企员工背景你懂的,赚十万开大奔的不少;内部丑闻时时不断不足为外人道也;按照市场规律这事儿就该黄,活该钱被供应商赚去。
上飞院的起薪其实还可以,但是工资基本是没有变化的。你工作五年跟工作一年每月工资差不了两千块钱。工作五年以上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多了去了,而如果在外面的同学工资待遇很可能翻翻了。上飞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上海,如果换到另外一个二线城市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上海,对于一个家境一般的人来说,你只有两种选择,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二选一。在上飞院工作压力不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富二代来这里的原因),但是经济压力很大很大(买房就是一个大门槛,结婚养娃等等)。临港的房价都快奔三万去了,每月6,7千多的工资你自己算算吧。所以如果家境一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的人强烈不推荐来上飞院。如果选择了上海,如果你家境一般,请不要想着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还能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上飞院那些生活水平高的人都是上一代给打下的基础。再说上飞院的工作。客观的说上飞院做的工作是一个飞机项目里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外面基本没有市场。大多数人在上飞院的工作经验积累对于外面来说基本没有什么价值。大多数工作都是类似技术管理或者协调一类的,基本都不懂底层技术,这样的技术管理好像无根之木,水上浮萍。所以导致了在上飞院形成了一种不尊重技术的氛围,以集成和总体自居,但是产品系统层的技术都不行何谈总体集成。这样的工作可替代性非常强,工作年头久了经验是会有积累,但是很多人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句难听点的,对口供应商的人可以很快接手上飞院的工作,但是上飞院的人根本没办法做供应商那种具体的工作,出了上飞院的大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工作。这么想并不是说总想着跳槽,但是想不想跳不跳和能不能跳是两回事,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和市场价值。另外有时间的时候再谈谈理想,先说一句,如果大飞机梦真的存在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奢侈品,这个梦不是一般人想做就做的。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怎么样?上飞院据说挺不错的,待遇应该是商飞下属几个单位里比较好的。但是听说商飞前几年挺有钱,这两年钱花光了,工资都降了,日子有点难过。不过钱应该是还会发的吧。硕士毕业了去那有没有发展前途?上飞院好歹是个研究院,搞研究自然是博士、海龟什么的更有发展前途些。但又不能说一定就混吃等死了。干得好坏那都是自己的。发展前途这种事,谁能给你说死了呢?咱们中国的C919有戏吗?我希望是有戏的,就是年头长点,道路曲折点。造飞机是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金钱、时间、经验。特别是大型客机,能造出来了飞起来了还得符合严苛的适航标准。所以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或者做好趁早跑路的准备。
单纯从工资待遇方面看确实不高(为了避免误导,还是再加个说明吧,待遇不高只是针对上海这个城市而言,在行业内待遇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因为在上海所以生活会有点压力),而且工作量巨大,加班出差是常态。最近两年国家又狠抓国企事业单位的开支,很多福利也都没有了,从收入来说是比之前还有所下降。但是从个人成长方面来说这个地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一块宝地。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航空人才断代严重,所以上飞院里的年龄构成十分年轻,35岁左右的基本占绝大部分,而且都是技术骨干及中层领导,所以工作氛围很好,基本和在学校差别不大。而且年轻人多,各种活动也不少,以前我在的时候每天中午休息时间都会一票人玩三国杀,周末还会包场去踢球,现在我也还经常去蹭踢。基本上新人入院半年后吧就要参与实际的科研工作了,编写技术报告,参与研发试验等,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可想而知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成长会有多快。我相信在其他公司新人没个几年学习就让你上手在进行的大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累但真是涨能力,表现好的话进院一两年吧就能独当一面。所以有没有前途看你自己看重哪方面了。看钱,那可能这个地方不太适合你,如果看中的是个人成长,那我觉得这地方是不二之选。真的是一年当成几年在用。在上飞院经常会听到611,就是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十一小时,而且基本每年最后三个月都会有百日攻坚,强制611。不好的地方也不少,都是大国企的通病,那样的东西真是谁都很难改变的。至于919能不能成,我觉得这个还是主要看国家的意志。毕竟这个项目不只是一个飞机这么简单,应该还是肩负了政治任务的。从国家最近这么强调产业转型来看,这届领导人应该会坚持下去。后来人会怎么对待就看能不能有成绩了。出是肯定能出来,今年ARJ不就要交付运营了么,十年了啊。实在不行,再来个十年也差不多了。先有了再说,技术慢慢追吧,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十年二十年的。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