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HR谈工资,是直接提一个比较现实的也可接受的数字,还是提一个较高的理想数字,让对方打折?
嗯,自己是从事HR的,不是什么标准答案,可以听听不要在意。每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公司的对于社招的岗位,事前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薪酬调查与JD(工作分析)后,得出一个在薪酬范围,关于这个薪酬范围根据各公司的不同,薪酬在市场的定位也不同。然后通过可以量化的考评体系,将每一个求职者的面试的结果形成面试报告后,人力资源会根据求职者开出的薪资期望值来谈判,对于面向过高的薪资要求,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做出解释后,达成最后的录取。你可以将你的期望值上调,但是不用将话说死,可以以这部分工资换取其他的福利或承诺。
根据我和我姐姐的经验(我姐姐是500强医药HR逾十年),规范的大一点的组织,对职位基本都有自己的指导价位。对方在征求你的预期薪水,你回答的时候只要不是偏离他们手头的预算太多,基本都会给你。按照你说的,你了解下来这个工作benchmark是4000多,只要去的不是坑爹的公司,绝对不可能对你提出的4000再进行打压打折的。如果那个公司真要求打折了,建议你也不要在那里做了。
要确定hr打算给你发offer了之后,在和他在原有offer所给工资的基础上谈。应聘的时候主动权在公司,等拿到offer后主动权就在你手里了。一般来说他们给你的offer比你所期望的要低一些,但是这个价格并不是死的,有一个可议价区间,尤其是在外企和私企。就拿我找工作的经验来看,跟一家公司谈薪资的时候写的期望工资是税前7000元/月,最后给我的offer是6000。当时没有这个谈薪资的经验就没理会pass掉了,接着签了别的单位,后来hr又打电话催三方,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示可以给到我原来期望的价位。╮(╯▽╰)╭可惜已经签了别的单位就只能很遗憾的拜拜了。
不同公司的HR风格都会不同,有些公司不会在工资上和你讨价还价,有些公司会和你谈。更关键的是这个岗位对你的意义有多大,如果这个岗位你自己非常感兴趣也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薪资上不要太纠结,守住你的心理底线就行了。
4K对于HR来说还不错。这样说吧。如果他有心想要你,4K不会再打你折。但是你一旦开了4K百分之80的公司会就给你4K不会多给。你开5K假如他想要你,觉得价位高了。自然会和你砍价。关键就在于一家公司对你面试表现的评价和满意度。如果楼主很自信觉得公司很满意你。我认为开5K一点问题都没有。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因人而异。我刚毕业实习的时候一家公司很满意我,我开了个我心里想要的数字。结果对方撕了脸的说,你才刚毕业,你以为你工作1-2年了?我可以给你这个数字?(其实我那个数字并不高,中等)我也很礼貌的说既然不行就算了,谢谢您。她不死心继续想砍我价,最终没达成协议。换了一家,也是开那个数字,面试官二话不说就签约了。
说到底,能谈多少工资,就是你的议价权,取决于这个行业发展程度,你所具备的能力经验稀缺程度,以及意向公司在那个特定时刻对这个岗位的紧迫程度。譬如一个普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应聘一家民营中小企业的文员,基本是没啥议价能力的,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想多要一百?下一位。另外一个极端,譬如现在AI超级火,你是清北或者海外名校这个专业硕士博士,然后一家公司就差你的技术把产品做出来就B轮C轮融资了,那么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光跟你谈工资。所以,在对自己,行业,公司有一定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再提薪资要求。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应聘者因为能敏锐的觉察到公司对于某个岗位的急迫性,从而让公司在当时付出比较多的溢价。这么做其实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好处自然不用说了;坏处在于,应聘不像销售是一锤子买卖,你现在赚到就是永久赚到。如果公司为你付出过高溢价,那么显然对你的期望也会很高,你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提升你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达到公司对你的期望值。能做到这点,就是双赢;但如果达不到,站在公司角度,理性的做法是找到薪资更加合理的人后立刻换掉你,这对你更长期的职业发展可能是有伤害的。虽然有听起来些残忍,但是对公司来说,拿着股东的钱,长期为某个员工支付高于市场价格的工资,就是和明明可以用五千块买到的电脑非要用一万块买一样,要么智商有问题,要么人品有问题。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