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不明确怎么办?填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误区
我是一个过来人,这个痛苦我也理解。对于你现在这个情况,可以同身边的人多聊一聊,听听父母、同学或者老师的建议,但是也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兴趣。毕竟这是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的话,学起来也很费劲,需要慎重。现在有很多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网站,建议你可以去了解了解
在选择专业方面,很多人会遵从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报专业。但实际上,有些人虽然在某一方面有兴趣但未必干得好,能力也很重要,建议以“兴趣+能力”模式来选报专业。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选专业不能全靠家长和过来人,最关键的是要明白自己性格、兴趣、潜能等。通过在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网站江苏达人网了解后,发现网站为“选择专业困难症”考生提供了毕业去向、个性特征、咨询线路多个栏目,可帮助我们一步步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或学校。例如,个性特征栏目中提供了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8个选择要素,选择“能力特长”要素后可以看见,动手能力强的考生教适合选择材料类、建筑类、医学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而书写能力强的考生则适合管理类、新闻类、经济类、文学类、教育类、历史类等专业。非常实用!
之前在网上看到江苏达人网高考志愿填报中心的专家指出了几点: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可以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院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院校。一旦分数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院校过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简单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2、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3、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多个学校志愿供考生选择,其中第一志愿最为重要。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最好选择按“志愿清”的规则填报,即在录取中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校的考生。如果选择以“分数清”填报志愿,当考生的分数在该分数段中不占优势时,则很有可能被刷下去。4、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在选择专业时最好加上服从专业调剂,以免最终因为分数不够而落榜。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对策:不要放弃第二三志愿,关注普通高校优势专业只要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放弃二志愿,风险较大,如果考生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对策: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办公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正式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误区三: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对策: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找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误区四:全部填报热门专业对策:“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更为有利。误区五: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对策: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如课程设计、就业去向等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队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误区六:不服从专业调剂对策: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对策:警惕“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实行平行志愿仍有风险。风险一是被退档的风险(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等不符合招生院校或者专业的要求);风险二为填报过高导致本志愿落榜(院校间没有拉开梯度,没有保底学校)。误区八: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对策: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误区九: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对策: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把决定权还给孩子。考入什么样的学校,谋,应把决定权还给孩子。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误区十: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而且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会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