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环保专业毕业后3年内的真实工作是怎么样的?
环境工程好找工作,目前国家对环保很重视,各种环保公司都雨后春笋的开了起来,他们都需要人啊,所以说只要不是学校实在太烂、自己也不肯用心学的人,找个工作都不难。你要问三年内的工作情况,这个要看你去的是什么地方,如果是设计院的话,三年也磨练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了。如果是私企的话,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混个小头目,运气不好的话在底层慢慢熬吧。环保这一行有个怪现象,就是搞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学环境工程的,就我认识和接触过的人来说,搞废水搞得好的基本上是给排水的,搞废气搞得好的学暖通的居多,就是搞废渣填埋场建得好的也是搞岩土和结构的。
1.环境检测和分析公司。专门的具有CMA认证的环境检测、分析公司。在这样的公司,既可以成为一个熟练的GCMS或者LCMS或者别的高级设备的操作工,也可以成为某种检测方法的开发研究者,或者最终成为环境数据的分析专家。2.EHS和清洁生产。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把EHS和清洁生产混搭在一起,主要是这两类都是为企业内部环境服务的,更多属于内控体系。因为身边没有从事这个方面的朋友,所以不了解其职业通道和前途命运。但总觉得,在制造业搞EHS,很容易被边缘化。3.药剂销售商。环境领域需要大量的药剂,例如污水厂要除磷、土壤修复要稳定剂。产品稳定度较高,研发端需要搞化学的专家,产品端,需要搞销售的能人。4.挂着环保旗帜的各路神仙。现在环保概念热,造就了各种拿环保说事儿的神人。例如,开发环境产业园的地产商、搞环保运动的社会活动家……不说了,他们其实不是搞环保的。
工程设计及咨询行业,环保专业比较尴尬近些年,除了4W亿的时候,污水、固废等的立项、可研文本海量,收入猛增以外,其他时候收入水平都相对较低例如各地的市政设计院,主体还是道桥设计,环保专业可以转给排水做管网设计,收入水平假设是10K/月。在水处理、固废处理所,收入水平大概只有7~8K/月。环评单位的收入水平和所接环评项目有关,举个例子,投资1亿的项目和1000万的项目相比,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可不是10倍的关系,也许只有2倍,但是咨询费用大概是5~6倍。收入水平估计和水处理、固废相当。民建的话,环保专业也可以转水,说实话挺简单的,有CAD经验最好,没有学学也就会了。收入水平比水处理、固废略高,通常比市政道桥低些。
在我看来,环境专业根本就是理科而不是工科。环境工程则指的是实施工程所服务的对象,而非工程的专业类别。曾经以环保专职参与过一些环保工程项目,在项目组里,机务、电气、仪控、水务、土建等等,各工程专业不可或缺,唯独自己是打酱油的,仅仅负责一些环保监测(这一块其实更适合化工专业人士),顺便不定期向环保部门汇报相关资料。不是妄自菲薄,确实感觉自己那块最没技术含量。如前所述,由于环境专业不属于工程基础专业(例如电气、土建、机务这类),所以就业相对较难,真正的环保企业需求反而很少。如果要投身环保行业,仅凭环境专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做的有模有样,还得在环境工程的大框架下,选择一个或数个特定的专业方向,例如污染源在线监测(仪控)、环保设备基建(机务或水务,也就是给排水)等等。顺便,现在做水处理的企业多,是因为技术、资金、资质门槛都很低,工程规模也小,其实做大气更火,工程规模大,动辄投入数亿元,门槛很高,也不为大众所熟悉。至于生态、固废,还属于起步阶段。
1.与环保项目最密切的行业,是从给排水、土木等传统建筑工程转变过来,而环境工程师的地位有点尴尬,但他们的concepts以及softskills是能够保证一个环境项目从内在符合性上达标的重要素质。也是未来更严格的环境工程要求的保证。2.可以看出,高薪酬的环境职位依然集中在高学历、经验丰富、外语流利等硬性指标上,因此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时没法找到与其专业匹配的工作。(所以我举得,本科毕业生不妨从传统技能的职业做起,积累3-5年经验时,再坐正从事环境类事业的经理级别职位的工作,“骑驴找马”也许是大多数人的状态。)3.从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以及近年国开行的招聘形势来看,环境类本科生若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在读研阶段考虑转读会计、金融类,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4.当然,时下也有很多年轻人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这当中并没有对与错,只要认为适合自己就可以了。很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能提供一个平稳的职业平台,为你进行职业规划扫清很多障碍。我相信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不是志向,而只是无奈?Anyway,如果认为找一份适合终老、稳定的工作更适合,那就相信自己的决定吧。
本人老本行是生态学。所有当初报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专业的朋友,或多或少会受到它们相应的行业前景和身份价值所吸引——兴趣确实又是学习的动力,但我相信谁都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在择业面前,兴趣有时只能退而求其次。但总结了一下,别说,合符“规律”的工作还是挺多的、有的还是高薪职业。之前被一些朋友问到,“生态保护区导游”之类的工作是不是需要报考“生态学”后才有资格担当。而这个表则很清楚地表明了掌握某种技能其实并不是要你读那样一个学位的。
1.地位尴尬接触久了发现,这水处理我当初学的完全没学到点上,明明是工程,硬生生学成了文科理科。当然理科背景(生物化学)还是相当重要的,但总体来讲,工程的东西学习的太少了,或者只是接触了点皮毛。导致目前大家环境工程出来感觉学的好杂,但论精又不如其他给排水化工化学机械,尴尬。2.吃力不讨好也许是学习工作还太少,我个人感觉水处理真的是涉猎范围太广了,废水种类多,处理工艺多。针对不同废水,各种工艺调整搭配组合,给我的感受是难,难,难!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更花时间更复杂,所以最好专精几个工艺或者处理某几类废水,做一个领域的专家。此外难也就罢了,还吃力不讨好。比方我现在调试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难处理,加药量大,客户因为排放标准建造运行,完全是增加成本毫无收益,现实导致了,客户不会在这种纯消耗的项目上投大钱,设计方收益可想而知了,甚至平时不检查就不运行,少加药,直接偷偷排放了。你辛辛苦苦设计建造调试出来的水厂,满满的骄傲自豪成就感,然后最后是这样一幅光景,如同一盆冰水从头浇下,呵呵。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