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医生收入情况是怎样的?
随机以及运气等因素影响收入很大。但总而言之,付出诸多脑力体力,很幸苦。1、医院具体每个科室的收入水平不一,除非国家级大型三甲医院。2、个人发展在具体的科室不仅取决于你的业务能力,还要参考你的上级是否打压,竞争者是否强势。3、大型三甲看SCI+课题+关系;其他医院看手上功夫+人脉资源(举例:某骨科医师姐夫是交警队队长,导致车祸伤员大量涌至该医院骨科,保险挂钩,利益翻倍。)4、综上:三甲医院最低收入水平不会低于你所在城市的事业单位科员水平(无贪污),最高会超出你所在城市的绝大部分非经商人员的水平(举例:2010年后西部地区某大型三级医院某外科主任年收入稳定在2000W+;北上广等地区会翻倍。)其实收入很高的医生在其他行业也会是佼佼者,因为他们真的都是人精,而且生活质量不高。
只要吃得了苦,有耐力。学医挺好的。那些哭穷的多半是职称都没搞定,要么就是还是在实习或规培的小医生。你看过个5年,他们还会不会这样说。其实无论哪个行业,我们都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磨练。等熬过几年之后,你会发现你过得很好。有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很形象,学医就是如此,在起初是比较一般,但是未来相当好。那些到处散播负能量的估计现在还在这曲折的道路上散步……也活该→_→
本地三甲医院中等档次不算那些全国知名三甲也不算那些欺世盗名的三甲政府正规招聘带编制轮科结束后工资在扣除五险一金后大概一千多奖金4000+年终奖满勤20000+这是业务不上不下的科室业务量好的科室奖金每月8000+都有可能等升了主治或年限满升奖金规定奖金系数增加副主任和主任就更不要说了这还是合法收入另我不相信有些答案里说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了一个月才五六千收入按照一般的三甲医院一个大专护士工作两年左右都有这么多的月收入医生高薪是合理的何必瞎洗地另基本工资编制内的工资一般会参照当地的行政工资初级师对应副科中级对应正科副高对应副处正高对应正处但工资账面上很少因为医院的住房公积金缴纳得很多
用一句非常欠扁的话来说就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接触到的大部分三甲医院医生(只算本院的,基地培训、研究生、实习生之类的都不算),大富大贵的极少数,但基本上生活中都不需要为钱考虑太多,年轻一些的可能会有房贷的压力,但压力不至于大到影响正常生活。平时小东西想买啥就买(当然和个人的习惯也有关系)。但是那些基地培训的医生以及研究生就太惨了,老大不小了一个月不到5000块,累成狗不说,领导总是这儿不满意那儿不满意的,生活中比较不如意,负面情绪特别多。这只是我最熟悉的医院,据我所知我校附属的几个兄弟医院对年轻培训医生和研究生都很好,甚至有的地方同工同酬。怎么说呢,其实各个医院水平、门诊量和收益差不多,怎么分配就是领导的想法了。比如当年某医院大佬对研究生说“你们是来**医院偷知识的,一个月给你们300块够多了,还没管你们收钱呢。。。”诸如此类。年轻医生用的最多的词是“熬”,熬到什么时候呢?这就不好讲了,基地培训的希望赶紧留院,留院后希望赶紧升主治、拿基金发文章,主治当得感觉没地位就希望升副高……这个真是没有止境的。你说一个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还希望能熬到院士呢。絮絮叨叨这么多,只是想和楼主讲,当医生以后肯定不会生活的特别捉襟见肘,当然也不会大富大贵(你有个壕老公、壕老婆除外),就是维持在一个不需要为钱发愁的地步。至于想改善家境,就要看你希望改善到什么程度了,至少家里人看病方便太多了。而且我坚信过些年医生的待遇还是会变得更好的,留言莫喷。
这位同学,首先,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在20%左右,很多人屡战屡败,就转行了。然后,根据2013年统计年鉴的结果,卫生室、诊所、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都不算,工作在医院的医生当中,有40%工作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包括甲等、乙等、未定级三个级别。你要想进入三甲医院,首先要保证自己在今后四年的高三生活中,始终保持领先。然后,你将开始新一轮为期三年的高三生活,然后再开启新一轮为期三至四年的高三生活,在此期间你必须一直保持领先,才能进入三甲医院。然后,你就可以再开启新一轮为期两到三年的高三生活,之后如果没有意外,安安稳稳的高三到退休。至于收入,已经有人说的比较细了。
三甲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通常是引进博士,稍差一点的三甲医院还是可能招收硕士的。一、医学生阶段:医学生在国内想要混到博士,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1、本科五年制+硕士三年制+博士三年制=11年2、本科五年制+硕博连读五年制=10年3、本硕连读七年制+博士三年制=10年4、本硕博连读八年制=8年学生阶段基本是倒贴钱,本科生阶段上临床是无补助的,研究生阶段每个月可能有数十到数百元的补助,这些在学费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学生阶段如果想要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可行的办法有:1、奖学金2、本科生可以做兼职(比如家教等)3、研究生可以做实验(如果长时间泡在实验室做基础医学类的实验,导师发工资每月一般是几百到一千左右;如果做实验发了SCI文章,导师会发奖金的;还的时候还可以帮助药企做GCP)4、其他途径,不过并不推荐:比如参加有偿的人体试验项目、捐精。。。(违法犯罪的勾当千万别干,比如代考四六级之类的)。。。二、毕业后阶段:1、毕业后规陪:标准是3年,专业学位硕士可经考核缩减至2年,专业学位博士可经考核缩减至1年,科学学位(学术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是3年。现在的政策倾向于推广规陪,可能以后在所有省市都会要求规陪后才能报考执业医师。2、执业医师:初级职称(医师、住院医师)考得执业医师证中级职称(主治医生、主管医师)获取初级职称(从事医师工作),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参考,考主治考试,考试合格即晋为中级职称。副高职称(副主任医师)获取中级职称,本科5年、硕士4年、博士2年,考核晋副高职称。正高职称(主任医师)获取副高职称,本科5年、硕士5年、博士3年,考核晋正高职称。首先,规陪生、住院医师都是医院名正言顺的廉价劳动力,月收入一般两千左右,在高消费的一线城市可能达四五千,这个情况主要持续在25-30岁这个年龄段。与那些22-23岁毕业就找工作的理工科同学相比,他们毕业时刚找的工作也不会有这么低的工资吧。然后,终于成为了主治医生、副高、正高,情况有所改观。此时30多岁了,虽然还是国家给的两千左右的基础工资,还有职称、医院科室的效绩提成,总的来说月收入还是可以过万的。不过想一想,当你混成正高职称40多岁了,拿着一两万左右的月收入的时候,想一想高中同学没有学医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功成名就,有几个收入比你低?当你五六十岁终于被众人捧成专家的时候,貌似财运来了但已垂垂老矣,而与此同时你的中学同学钱已经赚够了准备好退休。当然,这些是基于你安然无恙地行医基础之上的,因为有些医学生或者医生可能会中道崩殂。正当收入也就这么多,真正有钱的医生也少。当然,我也见过几个月换一辆车的土豪医生,不过他家是开发房地产的。如果是在医院当领导搞贪污受贿(比如购买设备材料方面),我想说:每个单位都有潜在的利益,干嘛一定要学医学到30岁再来趟医疗单位的浑水?而且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是在医院获得灰色收入(比如药代回扣之类的),我想说:商业销售确实利润空间很大,干嘛不学4年的非医学专业以后直接从商?几千块钱的生物材料或者药物都是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本来进价就贵尤其是进口的关税,而且医保还限这限那,干扰你的治疗方案,患者还以为让你多赚了几千一样,还有被砍的风险;如果是卖几条烟,也是几千块钱,消费者会觉得物有所值,而且没有被砍的风险。既然选择学医,就不要计较这些收入问题。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其实不建议男生学医,毕竟在30岁以前基本上是依靠父母生活的;不过对女生而言,医学学士或硕士毕业有份稳定的工作也是不错的。
中国医生收入的差异化太大,这种问题其实问的非常没有意义。类似于从习胖到省长市长到刚大学毕业的都是公务员,从财政局、国土厅到教育局、卫生局再到科协、地方志办公室也都是公务员,这收入有半点可比性吗?年资及权利首先,决定收入的就是医生职称或者说权利不同,再通俗点,有没有床,带不带组,上不上门诊,乃至于再往上当了院领导,是管药、器械、设备这三大头还是管科教物价,都是决定性的。当然,这基本都是主治副高开始,估计也没到你考虑范围之内,那就只谈小医生。医院级别那么再来,协和华西也是三甲,很多都快没病人靠莆田老板承包科室骗钱坑人的医院也有不少三甲(军队医院尤甚),这能一样?但问题在于,对于小医生,平台高低往往与收入呈反比。协和阜外这种地方有一堆简历拉出来能让人跪舔的副主任医师连床位都没几张,而你要是协和北医八年制去个稍微不是那么特别屌的三甲医院基本是当宝贝供养,一年主治三年副高的都不少。很多小地方的医院为了招人,都会开出博士十万以上的安家费,就是这么个意思。住院医比如上面那位匿名富二代,留在了一流医院,自身竞争力也不算强,自然过得苦逼许多。当然他说800块惨了点,据丁香园上各种爆收入,二线城市三甲规培一般都是1500-3000的基本工资。深圳有5000的,基层屌丝三甲有600的,都不太具有普遍性。一些医院也会随着规培年限提升而逐步增加工资。奖金点数这个才是大头,也是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就拿住院医来说,有的地方是三年都不分配奖金,有的地方随年限增长而逐步提高奖金分配点数,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编制内外。总体来说,差距就是同样每月一千五起步,到了住院医第三年,有的医院到手还是一千五,有的医院到手已经是五六千甚至更多。千差万别,只能自己体会。科室收入及分配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二,分两块:一个是科室收入,大医院肿瘤、骨科、生殖中心、心内这些地方动辄科室年收入上亿乃至几亿,利润率也高,主任自然大发横财,下面医生也能赚个丰衣足食。而穷逼科室比如儿科、心外,要么收入低,要么利润率低,盘子不够大,就不要谈分配了,除了老大基本都是炮灰的命。这种科室收入也与科室在院内是否强势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同样是风湿免疫科,有的医院检查费归科室,有的医院检查费归医院,这收入差距就是两倍甚至更多。再比如同样是神经介入,有的医院归神内,有的医院归神外,这也是一年几千万上亿的收入差距。第二就是分配制度,医院都是主任负责制,主任下面带组组长负责制。说白了就是大哥们吃完肉肯不肯给不给你喝汤的问题。我见过很多研究生就月收入几千乃至上万的,也见过很多三甲主治都只有四五千,依旧那句话,千差万别,自己体会。收入性价比这时候大医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同样是月入2W的副高,三甲教学医院的优势就在于周末有时可以不用查房(有人查或者轮换查),不用值一线班(小的医院就那么些人,你不值谁值),住院医进修生实习生多可以不用做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然一天烦死你),好点的每年还有教学假(有的基层三甲是要求全年禁止离开本市随时待命的)。小地方医院的优势在于,除了心外神外这种技术门槛极高的科室,在病源充足的前提下,大多数三甲医院相同科室普通中高级医生的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差距是不太大的。在帝都魔都月入3W和在三四线城市月入2W5哪个过得爽不用我多说吧?个人意愿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三。通俗点,心黑不黑,手狠不狠,红包拿不拿,开药多不多,给小弟们吃肉还是吃翔。虽然同级别医生总体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但是这一项决定了个体水平的严重差异。这个级别越往上差距越明显,同一档次兄弟医院相同科室的老大收入能相差几十倍你敢信?骨科有钱吧,我见过三甲骨科主任送儿子出国念书都要借钱的。儿科穷吧,我身边就有只靠门诊疯狂开药月入接近六位数的儿科副主任医师。当然这种都是极其的个例,只是说明,只要心够决,无论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你都是可以的。总结一下,就是那八个字,千差万别,自己体会。也别总信网上哭穷的,这就是反过来的幸存者偏倚。就好像网上公务员都是为国为民,网上警察都是一身正气,网上老师都是蜡炬成灰一样。当初知乎某大V刚毕业哭的昏天黑地第一个月到手只有两位数,三个月后找他面基的时候都已经月入大几千讨论买奥迪还是BMW了……真正穷的比如像我这种,家穷人丑屌丝科室三流医院,都是打碎了牙和血吞,啃着馒头就咸菜,冷眼看着各位富二代花式哭穷的。还是那句话,只谈收入,医生前期是比较惨,中后期还是很不错的。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