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调查的重点在哪?和审计的共同点和区别在哪?
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专业的内审经验人员觉得是最好的尽调管理人员首选,内审包含效益审计、合规审计(法律部分)、财务审计等等等,企业从事内审10年以上专业素质过硬知识积累绝对无可厚非,火眼金睛。但VC/PE等现在为止有这样子的认识的没几个,对于没在企业呆过的外审或者律师,我持保留态度。如果让我回答两个的区别我认为就是“深度”和“角度”的问题……没干过5年以上内审的随便拍砖
尽职调查也好、审计也罢,都只是个名词,他们包含的含义由服务的对象以及发起的目的决定。尽职调查一般是投资者在做出重大投资决策前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关键步骤,目的是发现并估计投资的可行性,重点关注未来的投资回报及风险;审计的的服务对象可以有很多,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是债权人还可以是监管机构,一般是为了保证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营管理行为的合规性,重点关注当前及过去的隐瞒、欺骗及不合规现象。
从目的来说,审计是“要披露成什么样”;尽调是“为什么看起来是这个样”以及“更可能/也可能是什么样”。前者knowwhat,后者knowwhy(但都不knowhow)从责任来说,审计是保证(assurance),尽调非保证从披露方式来说,审计报告有一定之规,尽调报告理论上可以写成任何样子、披露任何内容(仅限理论)从方法来说,审计虽然提倡了很多年风险导向,但实务中真正以风险导向的案例少之又少,big4的风险导向程序基本也是走过场摆样子,其他所(不管内资外资)更不用提,基本上仍然是传统的从报表出发、以报表为核心;尽调则完全是top-down的做法,我可以说没有一轮合格的尽调会是从报表出发的,从实务经验来说,报表/leger层面的审阅复核在尽调工作中占的时间不太会超过40%。同样是对报表的分析,审计重fair,尽调重normalize。哪怕只干过一年半载的审计助理也不会对“说故事”这种术语陌生。但事实上,“审计重证据”这句俗话不是瞎说的。相比之下,尽调才是真正的要听故事、说故事,很多情况下,故事听上去是不是舒服比证据是不是充足更重要。当然,这要求做尽调的会计师有起码的经验和行业知识。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