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治疗师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言语治疗师前景的,毕竟近年来对康复事业关注度增加,康复机构快速增加,自己也从心理学转到了言语语言病理学的领域。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残疾人士,很多大众都会受益,如社交能力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吞咽,喂食,口吃(分很多类型,平时大家熟知的重复某些字词只是其中一种,比如获取词汇困难,老想不到要表达的词也是一种)。提高大众对言语治疗的认识对国内言语治疗的发展还是很有必要。关于收费,我了解到的机构收费都不低,即大部分家庭难以支付的水平。言语治疗很少是一次两次能解决的,所以目前收益人群还挺有限。如果以后能降低费用,更多的人将会受益。医院费用确实比较低,但治疗方式与国外相距较大,很多家长和我反应在国内很多知名医院做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对不同孩子治疗方法几乎相同,也不会和其他领域人士(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沟通制定方案。比如,孩子感统严重失调会影响语言学习能力,这时你做言语治疗的同时就需要作业治疗的介入,同时还需要避免两治疗项目出现重复的部分(耗财耗时)。这就需要两个专家及时沟通,可医院医生每天那么忙,谁有时间给你量身定做治疗计划,还时时和其他领域沟通?!收入方面,取决于你在什么机构工作了。有的机构待遇还是比较可观的。技术要是过硬,应该不会太担心收入问题。
目前语言言语治疗师在中国是非常急缺的,因为中国的康复本来引进的时间就比较晚,况且也是最近今年才开始受到重视,所以康复的各个方面的人才都是紧缺的,尤其是中国的言语技术更是不完善的,随着现在中国国情的发展,康复未来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所以未来的言语治疗师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把言语治疗师的资格证考下来,那么前途将会更加一片光明的。
值得欣慰的:大陆在大力发展康复事业,言语治疗也逐渐被领导、百姓们关注,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投入越来越大;患者对于言语治疗的意识程度逐渐提高。值得深思的:人才教育建设严重滞后,现在来我们这里进修的一个老师,没有任何基础,寒假一个月,暑假两个月,一共学习3个月,就去当地学校给本科生带教,误人子弟;百姓、医务人员对于言语治疗误解极深,以为言语治疗特别简单,就是“话疗”。建议:慎重考虑后可以进入这个行业。有任何言语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我在言语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小十年,对于国内外的言语治疗的了解还是比较靠谱的。
作为本能康复类。言语治疗以辅助的角色出现较多。能够专业区分固然好。但是,希望抱着极大信心的人必须清楚。作为一种康复方法,它依托的领域涉及必然很广。在最基本的治疗底线清楚确定前。不要过度夸张宣传。我个人看法。就像是医生和护士的关系。虽然在很多方面它的治疗效果明显。但它充饥量,也就是保养品而已。
目前中国言语治疗师的缺口很大。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1]。其中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但是据《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年刊发的数据,2012年,我国听力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不到400人(美国每年则培养600名听力学博士)[2];国际上言语治疗师的需求量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20名,我国推算需要言语治疗师26万名,可是目前我国言语治疗师大约只有5000名[3]。言语治疗从业者稀缺,背后是合理教育结构的缺失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缺失。言语治疗的培养院校少,培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资格认证不健全,职业法律不健全,这些都是掣肘中国言语语言治疗发展的因素。[4]言语和听觉治疗在美国发展比较成熟,目前在美国也是前景很好的职业。下面择要翻译一些Vault上的行业信息:听力与言语治疗师一般就职与学校系统,私人诊所,以及各类医疗机构。除了医务类工作,治疗师也可以在大学任教或从事听力与言语病理的科研工作。在美国,大约有125050位在任言语语言治疗师和11550位在任听觉治疗师。薪资范围:$25,000至$100,000+就业前景:优晋升前景:良就业区域:全国范围;主要的大城市机遇最多。教育和培训:硕士或博士学位展望:随着人口增长,人均寿命增长,社会对语言障碍(如口吃)和各类沟通障碍问题的认识加深,合资格的言语治疗师会有非常可观的就业前景。美国劳动局预计,言语语言治疗师的平均需求会较其他职业增长更快,2022年听觉治疗师的平均需求增速将超过其他所有职业。就业增长所依赖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情况,医疗服务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后续资金,和残疾人士应享有相应服务的法律保障。另外,“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CareAct)通过后,得到言语和听觉治疗服务这一健康保险项目的群体将会有所扩大。
你好,去年国内新成立了“中国国际言语语言听力协会”这个针对言语治疗师和听力师的官方非盈利组织,发展十分迅速,集合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国内外华人言语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是服务言语障碍人士的职业,所以关键点在于:治疗师;服务;被服务对象。三者互相影响。--治疗师:目前资质认定、人员培养等等都在积极推动当中。几年之内应该会落实,到时入行的门槛提升,从业人员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有助于该行业的公众口碑、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改善。这些顶层设计不可避免的涉及不少群体利益、就业问题等等,需要很多统筹和研究来稳步推进,需要时间。--服务:言语治疗的大部分领域都在“康复医学”的概念下,而“康复”在中国仍在起步阶段,会随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发展而愈加普及深入。言语治疗的发展也因此难以一蹴而就。由于言语治疗只有很少省份纳入医保当中,对很多民众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相信这种医疗服务的医保问题会逐渐解决。--被服务对象:由于社会普遍对言语治疗的认识有限,而国内言语治疗师数量本身也非常有限,导致数以千万的语言障碍人士大都处于有困难但诉求无法满足(甚至无诉求)的状况。公众意识普及极为重要。哪怕所有言语治疗师都全力进行公众普及,效果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达成的。综上,该行业发展尽管近年来非常迅猛,但目前仍处于婴儿期,需要成长时间。如果一个好朋友很感兴趣,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对未来发展感到困惑,我应该会鼓励趁现在加入进来。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