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流程里,为什么有的公司会把「HR面」放到最后?
很多候选人选择这家企业的原因有很多,理想(有期权),薪水高、企业文化、氛围、前景,但摆在候选人面前最直接的是对面试官、前台的感受,很多人最初的感受是面试官就代表着企业的文化,所以能够作为HR的面试官一定是能够代表企业的文化、专业度、形象,那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招聘经理。如果一个公司只有一个招聘经理,HR面试放在第一轮,公司每天约10个人,那招聘经理除了面试没有任何时间做更加重要的事情。一个合格的HR应该非常了解业务,不管是从HR层面还是从业务层面都有足够的专业度,面试一定是所有参与面试的人共同商量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否决权,我不建议在面试时就谈薪水,这样会让公司很被动。一场好的面试是让候选人感受良好,但猜不出来是否通过。
这个安排并无不妥。1、部门面试专业合格的,在给HR把价值观关、谈薪水。确保真正有能力的不被筛选掉。薪水定位准确。2、但是若有很牛的HR,精通各岗位的业务逻辑,也可以HR先面试。也可以轻松搞定。
这种面试顺序在IT行业比较普遍,而在制造行业则是相反顺序。因为IT公司重技术对口,符合的简历上往往关键词千篇一律,HR能判断的早已在最初看简历和初步电话时筛选下来,即使F2F面试他无法再有效进一步判断匹配性,所以能约来面试的第一轮还是需要通过技术主管来确定是否技术方面合适。最后技术方面合适后,HR需要在motivation和薪资期望上进行把控。不同意以上认为HR最后是走过场的说法,我经历过几次,过了技术关,但HR在最后聊过确定这人有问题或者薪资要求太高,最后没有offer的情况。此时HR在部门内部的专业度和话语权将代表最后一轮的重要性。
目前我所在的公司的招聘流程为:HR初面,业务部门二面,最后由总经理和负责薪资的HR终面,有时候也会由我在最后的环节跟面试者谈工资。我主要的职责负责是初面和整个招聘过程的控制。有时候我会看情况让一面和二面同时进行,有时候会二面和终面一次搞定,尽量不让面试者来回的跑很多遍,但总体不会逃开这三个环节。
回答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