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中,做产品与做项目有什么区别?
做项目和做产品过程类似,都大致经理分析、设计、实现的过程。但区别也很大:1、做项目主要靠关系,市场拉到项目就赚到钱;但产品赚钱主要靠眼光定位,不好的产品没人用没人买。2、做项目主要风险在拉项目和首尾,直接决定资金;做产品主要风险在产品和市场定位,直接决定产品有没有市场3、做项目的企业多数是系统集成或者外包,频繁换行业换项目,只为多拉项目多挣钱,不利于员工的技能积累;做产品一般只专注一个行业,有利于员工的技能增长。
1、用户群体不同,项目可能针对某些特定的用户,产品针对特定的群体;2、需求获取不一样,项目需求从特定用户需求,产品,除了做需求调研外,还需要做策划
软件作为一种产品,它的生命周期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作为项目来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项目,都具有启动、计划、执行、收尾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存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具体针对软件来说,作为产品主要关注的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客户需要。而作为项目,软件功能满足客户需要只是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四大因素中的一部分,而且只是属于”范围“和”质量“的一部分。作为项目还需要考虑项目进行时间,也就是进度的掌控,还有项目成本的把握。
在一个软件工程中,金钱投入、时间、功能、质量,只能保证三项。如果你的项目核心功能(musthave)很少,nice-to-have功能很多。要保证的是时间投入和质量,而非功能。那么你很可能在做一个产品。如果你的产品质量投入不高,但是musthave功能很多。那么你很可能在做一个项目。
我始终不能避免的是程序员的最终归宿,人都有老的一天,也有很多人在讨论程序员的码代码的寿命,有的人说是35岁,有的人说60岁,有的人说退休了也能写个八皇后出来。不错,每个人的能量不一样,每个人的归宿也不一样。在我看来程序员这个职业是体力跟脑力都消耗十分严重的职业,我不是研究人类肌体的所以归纳不出脑力严重消耗后对于体力的影响,但是现实是经过一天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后,你基本上吃饭都不会香,扫地都不太愿意去,各种体力的活动,运动都不会无意识的去触发;除非你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天跑五公里之类的运动环节。所以程序员在没有无意识的运动消耗的时候,说自己还有体力那纯粹是扯淡。所以我的结论是大部分程序员的码代码的寿命取决于身体的素质。回到主题上面来,项目跟产品的区别,我想归纳一些现象,首先是项目,项目的公司大的分为两种,小分类分为3种:一种是在项目公司办公楼做日常的项目开发,需求都是产品经理从客户那边得到的,不用全国各地跑,不用在奔波中体会【快感】或者是【劳累感】,这样的项目少则半月,多则一年,在互联网时代超过一年的项目基本应该归纳为产品了。说说最常见的三个月的周期,如果你在一个项目公司做两年的话,按三个月算的话,你要经历过八个项目的周期,如果你码代码还算不错的话,项目中的技术也掌握的八九不离十,往多了说等于你通过两年时间学习了八项计算机技术,好一点的也许能做项目管理,项目架构,年轻的时候【通常是23-30岁】这样的经历足够让你在跳槽到下一家的时候涨一倍工资,甚至再多一点。第二种是你签约的是一家人力外包公司,他们专门做人力外包,哪里有项目,就招人投放过去,这个也就不谈了,基本你就是一个工具,或者高级工具。第三种是公司派往客户现场驻地开发,这个跟第一种的区别在于你需要奔波,你在奔波中要忍受无法见到妻子,家人,客户现场自己有陌生感,对方也会把你当做一个过来的苦工看待,没法在公司内部享受到同事的亲密,这样的工种需要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跟变化能力。好,问题就来了你的归宿信仰呢?这样的工作,换了一个项目等于像换了一个工作一样的,有新鲜感?有刺激感?有强烈的征服欲?这些都可能短暂的存在在脑海中,但是对于做过的项目,你觉得哪一个最能代表你的成功?哦,那个技术用的最深的,耗了我两周的。这也许在我眼中算是影响你最深的,但不能代表你的成功,因为你的成功整体来概括就是:做了八个项目,经验不错,很多点都涉及到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难道一个程序员就不需要有信仰么?难道是最越来最越多的项目,用最牛逼最牛逼的技术就是成功?就是你的终极目标么?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只会拖累你在前进过程中步伐,而不会加快自己的成功,不成功便成仁不应该用在无休无止的路上,不要迷失,不要彷徨在pi的小数点上,因为没有人能做完全天下的项目,没有个体能在如此繁忙的项目中思考如何前进,因为你刚开始想的时候,产品的人就在旁边说,“你这个地方跟我的原型有点冲突需要修改一下”。我概括一句,项目是没有灵魂的,产品是有灵魂的。说说你的八个项目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是不是真正的进入到了你的程序员素质体系里面我只能说人的记忆有衰退期说说你最得意的一个项目,用了最复杂的技术,这个你认为最自以为豪的项目一直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问一个问题,下一次有多大的几率你还会用到这么复杂的技术选型组合,这么变态的业务规则?我想应该是过了这家店没这个村了吧?这个只能会沉淀在你所谓的个人荣誉殿堂的最底层,时不时的用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找一点还是个程序员的存在感,最终会在简历上面挥毫一笔。很多人招聘的人会注意到这个点,但是我想说,我不会。(有关筛选简历跟阅读个人经历的经验有时间再聊。)我想说的是你对于最得意的技术配套着最复杂的业务还有多少记忆?对于一个长期没有继续使用的技能到底还能在新环境中使用多少?这个对于新环境招一个技术能力差不多,没有熟悉这块业务的人替代你做的事情的成本有多高?我想如果你不自降身价的话,估计是拼不过人家的。因为你貌似经验十足,可是可替代性也十足。对于自己做的东西没有归属感的人,自己内心其实是飘着的,只是等待,等待,等待下一个落脚的项目,或者是新环境。最后说一说归宿做技术的有很大一部分很多年轻人,被现实生活压迫的遍体鳞伤,在风雨中前行,很不容易!很少能有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归宿,自己的未来。
你所指的产品应该是值公司自己研发的产品,项目是给客户做得合同类项目吧。1.从利益相关者来看,内部产品代表是公司的利益,合同项目代表是客户的利益。2.从需求范围来看,内部产品可以由公司内部的产品经理负责,合同项目则由客户来确定。3.从时间来看,内部产品的交付时间可以内部决定,合同项目则往往有固定的时间期限。4.从最终的用户来看,内部产品有更广泛的用户,合同项目的直接用户则是客户一家。但其实产品和项目也是有很多的关联的。产品也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开发的。
回答请先登录